劉儉這一番話,著實讓人感動非常。
足見其對待諸將之誠心,同時也能看出,他對于這些剛剛歸順到朝廷的叛軍降將,并無區別對待,至少在表面上,可謂是一視同仁的。
此等人物,再加上其手中之勢,誰不愿意為其效力疆場呢
就聽龐德說道“丞相,末吏覺得,黃蓋想要歸順丞相,其實確實屬于常理,畢竟以丞相如今之勢,還有漢中如今的形勢,黃蓋想要為自己謀取一個出路,不足為奇但是如今一仗未戰,就這般歸順,總覺得有些地方想不通”
劉儉道“具體說說,哪里想不通”
龐德說道“黃蓋雖不是那種聲名顯赫的戰將,但也算是作戰經驗豐富,陽平關乃是天下雄關,只要守護妥當,足矣抵擋十萬雄兵,我軍雖然強悍,但等閑也拿不下陽平關”
“若是換成末吏在黃蓋的位置上,在這種情況下,末吏應該不會歸順,因為丞相如今還未曾在陽平關受到阻礙,未曾親身體驗陽平關難以攻克之苦”
“至少,也要等丞相攻打陽平關幾陣,知曉蜀關難克,那時候再行歸順,才會為自己取得最大的實利”
對于龐德的回答,劉儉非常的滿意。
不過他卻并沒有過份的表現出來。
“令明所言不錯,值得嘉獎。”
龐德是最后一個回答的戰將,于是劉儉對眾人說道“諸公所言,吾心中已知,此事我會認真斟酌,諸將且各自歸營,好生安頓將士,翌日我自有調遣”
“喏”
隨后,一眾人就紛紛離開了劉儉的帥帳。
而帳篷內,只剩下了荀攸和賈詡,沮授三個人。
荀攸首先說道“黃蓋之降,個中疑點頗多,還望丞相謹慎斟酌才是。”
劉儉認真道“黃蓋乃是詐降,苦肉計也”
荀攸等三個人沒有想到劉儉居然如此肯定的下了定論。
其實他們也未曾想好,黃蓋到底是真降假降,個中想來頗有疑點,但卻也不排除對方是真的歸順。
劉儉怎么這般肯定就是詐降
其實若是換成別人,劉儉或許多少還會猶豫一下。
但是現如今,前來歸降的人是黃蓋,而替黃蓋送書信的人是呂蒙,這兩個人是什么人物,劉儉的心中最是知曉不過。
歷史上全盛時期的曹操和關羽,就是栽在這兩個人手里的。
現如今的自己,就猶如全盛時期的曹操一般
只不過,自己不能用這個理由來對自己的三位親信解釋。
他得換一個角度。
“三位,且想想,對于黃蓋而言,他雖然歸順我大漢是最好的歸宿,但需知他跟從孫堅征戰近十年,在孫堅麾下建功立業不說,其本人與孫堅也是相交莫逆”
“黃蓋對于孫堅的感情,只怕是不下于孫策”
“孫堅雖是死在徐晃,徐榮,張郃三人的手中,但對于孫策和黃蓋來說,我才是最大的仇人”
“如今我親自率兵來到陽平關,他們這輩子可能都不會在碰到這樣一個機會能夠殺我了”
“復仇之機,或許只有這一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