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和沮授等人聽了,略有所悟。
“如此說來,丞相認為黃蓋與孫堅之間的主從情誼,足可令他為孫堅舍身而死”
劉儉點頭道“足矣”
荀攸道“若果真如此,則黃蓋詐降,乃是為了取丞相性命也”
劉儉說道“不錯,不過,這倒是也給了我們一個天賜良機,拿下陽平關”
賈詡笑道“若果如丞相所言,孫策等人堅守陽平關,依靠陽平關之險,我們只怕是很難攻克,就算是強行攻克,非得折損大半兵卒不可,可謂元氣大傷”
“而如今孫策和黃蓋等人為了報仇,意圖算計丞相,不論他們用何種方式報復丞相,那結果就是他們必然出關,只要他們出關,我們就有機會對付他們這對于我軍而言,大有裨益”
劉儉很是鄭重地道“正是如此”
呂蒙返回了陽平關之后,隨即將自己面見劉儉的事情向孫策和黃蓋等人做了匯報。
在聽完之后,黃蓋隨即道“子明說劉儉相信某歸順,依你看,劉儉對此可盡信否”
呂蒙很是認真地道“說實話,依末吏看來,劉儉信與不信,倒是在其次,關鍵是他非常的自信,覺得黃將軍真降假降,對他都無甚大礙”
“此言何意”
呂蒙隨即將劉儉讓他帶回來的話,給孫策和黃蓋等人重復了一遍。
孫策聽完之后,臉色發青。
“哼劉德然真是好生猖狂,竟這般自傲,看來他未必將公覆放在眼中”
黃蓋道“不是未必,而是確實未曾放在眼中。”
“畢竟劉德然如今聲勢滔天,在朝廷之中又是一言九鼎,就連皇帝見了他,都要叫一聲皇叔,規規矩矩的,”
“這天下兵馬又盡在他的掌握之中,且不說他這些年在大漢朝,在劉氏中心中樹立了多少威望。”
“單就是自大漢建國以來,哪一朝的權臣能夠與他相提并論”
“而且自打南陽之戰袁紹敗績之后,涼州的馬騰和韓遂歸順之后,劉儉更是意氣風發,志滿天下,視天下英雄如無物了。”
“換成我是他,只怕也未必會將一個小小的黃蓋放在眼中。”
孫策說道“若果真如此,那這一次劉德然可就是有大難了”
“黃公,咱們下一步又應該如何行事”
黃蓋隨即說道“若是他剛一答應我歸順,我就立刻在關內糾集人馬向他投降,未免有些太做作了,而且也很容易讓劉德然看出當中的問題。”
“依照黃某來看,當再遣呂子明前往劉儉的大營一趟,告訴他眼下我沒有良機能夠出關與他會合,我會暫時在關內糾集想要歸順劉儉的人,待有了合適的時機,再出陽平關向他歸順。”
“當然,到時候若能攜帶陽平關的一些輜重去投降,則會使劉儉更加的開心。”
孫策聽到這兒,隨即點了點頭,說道“公覆如此行事,真意何在”
黃蓋隨即說道“孫將軍,劉德然乃是精明之輩,同時眼高于頂。”
“我在關內遷延一段時間,讓劉德然先行率兵攻打關隘,我們緊守陽平關,不讓他越雷池于半步。”
“陽平關險要,非朝夕就能拿下。”
“劉德然攻打陽平關無果,必心生焦慮,對陽平關內的軍士也必然重新審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