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和呂布兩個人的聯合攻勢,自然不是一般人所能夠相比。
白忙活了
這也太重視自己了
若是孫策謹慎防守,同時并團結吳懿等益州豪強的力量,或許還能夠守護涪水關,與對方相持。
能內部消化就內部消化了。
現在的孫策能夠往哪里去呢
怎么問袁紹要了這么個瘋子
他最終只能是倉皇的率軍南逃。
涪水關被拿下之后,劉儉沒有停歇,又隨即命令馬超和閻行分兵兩路,直接去攻打孫策與吳懿所率領的益路軍本部。
誰也比不了
于是,漢軍這邊還在雒城外打造攻城器械的時候,雒城之內,吳懿已經打開城門向漢軍表示愿意投降了。
還沒等見劉儉的面,吳懿就被他深深的給感動了。
不過,相比于漢軍的驚訝,吳懿的不戰而降對于整個益州的震蕩來說,是顛覆性的
況且他面對的人,劉儉代表的乃是大漢朝的正統,而且劉儉昔日也與他的舊主劉焉相善。
特別是劉儉的情報網極為完善,其偵查能力也相當之強,他很快就得知了吳懿軍與孫策軍的情況。
于是劉儉不再遲疑,即刻命令張飛、呂布率軍對已經開始呈現內亂的涪水關展開了猛烈的進攻。
他就是在涪水關擁兵自重,同時對于吳懿所率領的兵將絲毫不懼。
特別是劉儉,這些年的風評實在是很好,但凡是投降到他麾下的人,只要是遵循著他畫下的道道做事,無一不會被受到重用。
如若是換成正常的一方梟雄,按道理來說首先會安撫孫策,不把事情鬧大,穩住對方,然后再派人暗中去想辦法繳了孫策的兵權,用些陰招,不打草驚蛇。
劉朝廷的王者之師勢如破竹,直逼雒城,蜀中大豪們不是傻子,自然都是望風而降。
袁遺這個人行事實在是太過迂腐了,在這種情況下,怎么可以還這么大張旗鼓的向孫策問罪這不是擺明了把孫策往外面推,讓他跟自己作對嗎
就算是他們現在不能公開反叛袁遺,但是暗中與劉儉暗通,交換情報,表示效忠,這點對他們來說是非常必要的。
除非那些豪強作死,非要跟劉儉的政策對著干,不然劉儉對待每一個人都是非常好的,不管他是不是降將。
相比于劉焉和袁遺,劉儉對自己的重視程度,實非尋常
于是,吳懿開始向劉儉表示,愿意歸順。
而且這些兵身為各大家族的徒戶,平日里都是聽從率領他們的那些中級軍官命令的。
吳懿原本就是東州士,當年隨同劉焉一起來益州的。
哪曾想,吳懿剛剛向劉儉表示歸順之心,劉儉那邊就立刻送來書信,表示愿意敕封吳懿為討逆將軍,高陽鄉侯。
但是他們現在處于內訌的情況下,在面對北軍突然出其不意的進攻,整個涪水關的作戰系統自然就亂成了一鍋粥。
正常情況下,若是換成旁人,再看清了風聲之后,應該先向袁遺表示臣服,陳明利害,向袁遺表示服軟,陳明形勢之危機,希望袁遺能夠暫時安撫住益州豪強的情緒,如果不行,就是轉頭投靠劉儉,保全自身。
在朋友和敵人都分不清楚的情況下,試問這些益州兵怎么可能有精力對外
而孫策的孫家軍自然還要分出一部分精力去應對他們。
他甚至后悔讓孫策來益州了。
孫家軍和吳懿的益州軍此刻根本沒有能力應對北方軍強烈的猛攻。
說實話,他心中也很是迷茫。
這場大戰打下來,益州一方被打的丟盔棄甲,狼狽逃竄。
孫策雖然奮勇殺敵,但面對北方軍的眾多猛將,終究還是技不如人,大敗而走。
手下將領一而再再而三的投降,試問他的益州,還如何能夠守護的長久呢
雒城一失,漢軍即將逼向綿竹,進入成都平原
這已經打到自己心臟的位置了
對于袁遺而言,這是大廈將傾了。
益州,完了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