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儉和袁紹可以說是在情報工作方面都下了大功夫,但是相對于實力與財力而言,劉儉所擁有的資源與財富更多。
所以他在情報方面的投入,要比袁紹更多更全面,所收到的效果自然也就不一樣。
在古代,不要小看情報的傳遞時間差,雖然情報傳遞的速度相對較慢,但有時候只是晚兩三天的功夫,可能就會導致整體的形勢與戰局出現重大的偏差。
關于荊州方面的情報以最快的速度傳遞到了成都。
益州這些年雖然經歷了一些戰亂,但是整體的戰亂程度相較于中原來說并不是非常的嚴重。
因此,梳理益州的民生,對于劉儉來說,不算是特別困難的事。
只要袁紹咽氣了,他就可以向荊州大舉發動進攻了。
袁術重重的搖頭“奪袁尚之權,又有何用“
袁譚得知袁紹已經決心要讓袁尚繼承荊州的基業,心中很是不滿意。
“我的意思是,在你父親病重之時,先將他的大權奪下來,然后以你父親的名義立伱為荊州之主,這樣一來,你才是名正言順你才可以讓那些荊州的豪強以及望族心甘情愿的支持你。”
劉璋暫時被他留在了益州,負責加強對南中諸部的聯絡。
袁術上一次見過袁紹之后,就知道他的心意已經不可改變了。
袁紹竟這般脆弱
不過,他很快就釋懷了。
他知道眼下的形勢,并不適合對益州的諸家族進行大幅度的改革,也不需立刻就將新政引到益州來,因為現在益州對于他的整體戰略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順著長江東向而下,可以對荊州形成夾擊之時,他的兵馬若從益州出發,直往江關,可以使荊州腹背受敵。
現在袁遺已經投降了,袁紹那邊又嘔血病重,正所謂是趁他病要他命,劉儉覺得眼下這個情況,還是鼓足全力,一舉拿下荊州比較符合形勢。
“荊州的人向北方投降不要緊。”
袁術的話著實是把袁譚給嚇到了。
“是啊,若想讓一切都按照我們的意愿行事,唯有想辦法奪權才是王道。”
換成自己,站在袁紹的角度上,只怕也沒有辦法接受這個殘酷的事實。
但是經過這些年的積累,劉儉轄境內的硬實力開始成倍的增長。
而且袁家權力的移交,也必然會產生一些問題。
袁術點了點頭,說道“不錯,奪權。”
袁術搖頭道“不會的,你又不是弒父,只不過是代父行事,你父親本就神志不清,你這個時候站出來,不但不是不孝,反而是大大的孝順”
因為原先的情況是他的實力積累不足。
那就不如等著袁紹真的去世之后再發動總攻擊。
此言一出,便見袁譚的臉頓時變得闕青,青筋在他的額頭上來回跳動著。
“你父親若是在臨終之前將基業名正言順的傳給袁尚,那么對你而言,你日后就是拿下了荊州之權,也是名不順言不順。”
他實行新政的效果一年比一年更加顯著。
在這些實力翻倍的情況下,劉儉的信心也就變的越來越足。
“叔叔,你是在說奪權”
襄陽這邊,趙云得到了軍令,并沒有著急行動,但是袁氏的內部其實已經開始亂了。
現在這種情況,若是按照以往劉儉的處事方法,他一定會先穩定蜀中的局勢,慢慢的在益州施展他的仁政,在益州富裕之后,再慢慢的向荊州施壓,以絕對的實力壓死袁紹。
他們亂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袁紹若是死了,荊州是無法抵御北方進攻的。
很多人已經開始暗中的去聯系長安的朝中之臣了,希望可以在荊州被攻破之后能夠得到好的待遇。
可眼下,不止是劉儉在等待著袁紹咽氣,他的兒子袁尚,還有一眾荊州的臣子們,也在等著。
“奪袁尚之權”
既然荊州那邊傳來的消息是,袁紹目前已經病重。
“記住,咱們只可名正言順的繼承荊州,萬萬不可成為分裂你父親基業的叛賊呀。”
若是能夠快速的拿下荊州,江東曹操早晚也是自己的囊中之物。
己方的軍隊若是想乘機拿下荊州,可以說是席卷之勢。
袁譚略有些質疑的說道“叔父口中的奪權,是要等我父親去世之后再奪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