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已是多年之仇怨,可謂生死不能相容。”
“叔父,我若如此行事,天下人會不會說我不孝”
“本初畢竟是我的兄長,我豈想對他動手啊”
他的行事風格也開始逐漸有所改變。
劉儉并不著急讓趙云發動進攻。
說實話,袁譚雖然心中惦記在其父的位置,但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要在袁紹活著的時候跟他老爹一爭雌雄。
袁紹死了,整個荊州的士氣必然大跌。
袁術見狀,長長的嘆了一口氣,說道“侄兒啊,我何嘗愿意如此”
袁譚聽到這,皺起了眉頭。
關鍵就是益州方面的這些豪強應如何處理
“咱們這個時候,只要能夠掌控你父親的官邸,還有牧署,拿到他的印綬,然后將他挾持住,好生為他養老送終,以他的名義下令懾服荊州眾人,全取軍權這對于荊州來說才是最好的結果,對于你父親來說,也是最好的結果侄兒啊,這種時候萬萬不可猶豫呀。”
就見袁譚輕輕的咽了一口吐沫,小心翼翼的說道“叔父,難道我們沒有別的辦法了”
到那時候,荊州自顧不暇,內亂頻頻。
益州的改革對于劉儉來說并不是難事,他只需要在益州的幾個關鍵之處安排自己的嫡系戰將,不讓益州與外界隔絕,讓蜀中與中原保持緊密的聯系,這樣一來,等日后天下安定了,他隨時可以整治蜀中。
但那畢竟是他原先的做法。
所以說,劉儉現在就是等待著袁紹咽氣
聽清楚,是“準備南下”,不是“立即南下”。
現在這種情況也沒什么好質疑的,袁遺的投降對于袁紹來說影響太大,益州的失陷可以說是讓袁紹稱霸天下的戰略夢想完全成空。
而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趙云的信使來到了成都,向劉儉稟明了襄陽目前的情況。
“若是荊州之主的位置真的落到了袁尚的手中,到時候荊州大權必然旁落諸家,這些人日后挾持袁尚治理荊州,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會轉而向北方的劉氏投降了。”
“我父親與劉儉乃是不同戴天之敵。”
袁術的臉色極為陰沉。
劉儉在聽說袁紹當眾吐血之后,臉上隨即露出了驚訝的神情。
劉儉在益州重新設立官職,本土豪強都得到了不錯的職位,這是劉儉為了安撫他們而暫時做出的應對策略。
“只是現在他病了,神志糊涂,他要把基業交給一個不到二十歲的小兒,這不是擺明了讓我們所有袁家人往火坑里跳嗎”
“這般情況下,向北方投降,回頭被滅的是我們袁家人啊叔父”
于是,劉儉給新野的趙云傳命,讓他迅速集結大軍,準備南下。
袁譚聽了袁叔的話,不由一愣。
但在這些人中,真正亂了方寸之人,是袁紹的長子袁譚,還有他的好弟弟袁術。
“到那時,你只是個叛逆之賊,是奪弟弟基業的賊子荊州諸人,焉能服氣”
對于如何處理豪強,劉儉這些年來已經有了相當豐富的經驗。
他將這件事如實的向袁譚做了轉述。
他也知道,眼下形勢已經到了非常嚴峻的地步。
“那樣一來,咱們更是沒有活路了”
當然,這些人表面上還是荊州的忠臣,他們還是積極的處理著荊州的公務,輔佐著袁紹的三兒子袁尚。
而趁著這段時間,劉儉也可以在益州,整備兵將,補充糧草,然后沿著長江順流直下,襲擊荊州的左翼。
“叔叔,依你看,事到如今應怎么辦難道說真的就任憑大權落到袁尚的手中嗎”
袁術瞇起眼睛看著袁譚道“也不是沒有,你安安心心的在袁尚手底下做事,聽從他的指揮調遣,為他效命沙場,建功立業,這也穩健的方法,至少可以讓你在荊州安身立命。”
“因此只有這樣,你才是保住你父親,保住了袁家”
“好,叔父,那我們應如何行事,還請叔父指教”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