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雪稍稍停了一些,劉儉帶著張飛,趙云,諸葛亮三人一同來到了劉備和關羽的墓前。
其實,劉備和關羽都不是在涿郡去世的,不過他們生前的遺愿,都是渴望能夠在死后葬于故鄉。
這個年代的人,鄉土情結還是很嚴重的。
劉儉他們準備好了祭奠之物,來到了劉備和關羽的墓前,涿郡太守也親自前來,不過按照劉儉的吩咐,他并沒有大肆聲張,只是小心翼翼的替太上皇操辦著眼前的一切。
劉儉,張飛,趙云三人親自幫著劉備和關羽將墓碑擦拭干凈,并擺上香果祭品,不要旁人插手。
隨后,一眾人開始對劉備和關羽拜祭。
劉儉靜靜的站立在劉備的墓碑前,感慨萬千。
“時光,永遠是人最大的敵人啊。”
“不管是黔首黎庶,還是王侯將相,就算是權傾天下又如何最終也逃不過衰老的命運。”
“玄德,你和云長在
“北面的草原上,到處都是牧場,沿海各處到處都是港口,江南到處都是紡織業的工廠,各州各郡都有屬于各地的產業鏈,我們的海運航道在東海和南海已經成型。”
“交州和江東大面積的種植水稻,大漢朝的糧食產量相比于原先不知翻了多少倍,一切都是日新月異,日新月異啊。”
“只是,舊人不在,舊人不在了。”
說到這的時候,劉儉的目光中,出現了些許淚光。
身后的張飛和趙云,還有諸葛亮,眼中也都是有了淚光。
“時間過得真快啊,一轉眼,連孔明都致仕還鄉了,我們這些老一輩的人,大多離去了……就剩下我,翼德,子龍老哥三個,等著去那邊會你們呢。”
張飛聞言,不由哈哈大笑:“說實話,原先俺都有些等不及了,但兄長非讓俺再多活幾年,讓俺下去的時候,給你們多說點大漢如今的新鮮,君命不可違,也只能如此了。”
趙云說道:“玄德,云長,太上皇在涿郡這邊,修了兩座新墳,讓我們臨終的時候,也都搬到這里,到時候咱們兄弟又能重聚了。”
“但是太上皇自己不行,他老人家歸天之后,得和夫人合葬于長安皇陵,不過太上皇說了,雖然我們當不得鄰居,但是在那下邊,我們若是想見面,也不過是旦夕之事!”
就這樣,幾個人老人在劉備和關羽的墓前絮叨了好久,臨近午時方才離開。
“太上皇!”
涿郡的太守來到劉儉的身邊,對他行大禮。
“何事”
“長安那邊有快馬書信,上個月的時候,就到了官署,內閣有嚴令,要末吏一定要等太上皇祭拜昭烈公之時,親手轉遞給太上皇。”
“這小子……”
劉儉搖了搖頭,笑道:“居然都能算計出我的行動路線了,行啊,有長進。”
趙云和張飛彼此對望了一眼,似有些茫然。
唯有諸葛亮淡淡道:“當今陛下乃是英杰之主,聰明堅韌,更兼太上皇與玄德公感情身后,所以天子能夠揣度太上皇來涿縣祭拜,也在情理之中。”
劉儉打開了兒子劉冀的信,看完之后不由長嘆口氣。
諸葛亮道:“陛下可是想請太上皇回去”
“嗯,說我年紀大了,整日在外私訪不宜,勸我回去。”
“那太上皇的意思呢”
劉儉沉默了半晌,突然說道:“我想再往南面走走,轉轉,乘著這把老骨頭還能動,替兒孫們再看看大漢有些什么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