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這樣,難怪從出生就折磨母親。好的,我知道了,勞弟妹操心了。對了,這束修,應該怎么給?”
“無須束修,龍師父是世外高人,不喜凡間俗物,只要飯菜可口,衣裳鞋襪備好,就可以了。”
于是,出生第四日的六六,就有了師父。李雨微也不禁為他擦了把汗。
京城的朝堂之上,朝臣看著岳暉帶來的幾個食盒,滿是狐疑。
岳暉是去年的狀元郎,中狀元的時候年僅十五歲。
許多人折服他的才華,卻又忌憚皇帝對他的重視。
這小子傻傻的,自己申請去漠城給同是狀元的蘇北辰打下手,當時百官都松了口氣。
兩個同樣優秀的年輕人去了鳥不生蛋的地方,讓他們心頭的懸石落地。
這小子回來了,還提著食盒來上朝,難道讓漠城的風沙吹傻了嗎?
一個老臣打量著岳暉曬成古銅色的臉。
狐疑地問:“岳三公子,你這是漠城待不下去了,回來找皇上換個官位嗎?”
另一個老臣附和:“漠城土地貧瘠,風沙漫天,百姓皆是流放之民,地荒人蠻,哪是岳三公子能待的呀?”
“對呀,下官記得,岳三公子和皇上約定是去三年呢,怎么,帶著吃食來給皇上認錯了嗎?”
岳暉的父兄都在邊境鎮守,朝堂上竟然無人撐腰,不過他臉色淡淡,并不生氣。
這時,丞相曹秉文來上朝,見到這些人圍攻岳暉,他臉色一凜。
“你們這些又酸又腐的老家伙,心胸狹隘,見不得年輕人本事大。回頭別求我女婿!”
眾臣子忌憚曹秉文,紛紛閉嘴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
皇帝宇文靖上朝來,也看到了岳暉所帶的食盒。
他昨夜已經看過奏折,以至于他一夜沒睡好,今日頂著黑眼圈來上朝。
早朝如常進行,到了最后,皇帝看向岳暉。
“岳愛卿,你今日所帶何物?可是那紅薯?”
岳暉站出列,拱手回稟:“回稟皇上,正是,蘇城主命微臣千里送回京城,給大家嘗嘗。”
說著,他一一揭開食盒的蓋子。
眾臣子紛紛探頭去觀看,到底什么東西值得千里送回京。
宇文靖眼睛里都是期待:“小喜子,呈上來給朕嘗嘗。”
岳暉把專門給皇帝準備的一個專用食盒遞到小喜子手里。
“公公,這是烤的,這是蒸的,皆是剝皮即可食用。這是炸的。這包是紅薯干,做零嘴。”
小喜子知道皇帝心里期待,連忙謝過岳暉就呈上高臺。
曹秉文伸手拿了條烤紅薯。
“岳暉啊,這烤紅薯,老夫吃不夠,你回頭再給我送點啊。”
“好的,小婿回頭送五十斤去。”
宇文靖看小喜子試吃之后,他再也忍不住大快朵頤起來。
“嗯,岳愛卿,好吃啊,真好吃,朕喜歡!”
“皇上喜歡就好,微臣已經備了一馬車,在宮門口候著呢。”
“小喜子,快,帶人去把岳愛卿帶來的紅薯,都搬到朕的小廚房去。”
眾臣看到這里,紛紛向岳暉討要。
岳暉也不計較,讓他們隨便吃。
肅穆的朝堂頓時變成了紅薯品鑒會。
宇文靖打了個飽嗝。
“岳愛卿,蘇北辰奏折上說,此物,畝產一千二百斤,可是實情?”
“回稟皇上,在漠城,紅薯確實畝產一千二百斤。蘇城主心懷百姓,命微臣送秧苗回來,請求推廣。”
什么?畝產一千二百斤?朝臣們懷疑自己的耳朵出了問題。
稻谷和小麥才畝產二百到四百斤,這個土疙瘩畝產一千二百斤?
怎么可能?
不少人開始掏耳朵。
宇文靖問:“岳愛卿,這么說,漠城百姓如今豐收了,生活好起來了?”
“回稟皇上,從這一季開始,漠城百姓能填飽肚子了,但生活還相對困難。”
岳暉自然是聽出皇帝的話外之音,他想征稅!
宇文靖聞言,便轉移了話題:“派你和蘇北辰去漠城真是明智之舉,竟然折騰出如此高產的作物。那秧苗,在何處?”
“回稟皇上,也在宮外候著呢,可種十畝地。”
“好,朕記著你們的大功。你呀,先教會大司農種植再回漠城。”
他轉頭對曹秉文說:“曹愛卿,這紅薯的秧苗,你領著戶部大司農負責試種,爭取明年開春把秧苗發到每個郡去。”
曹秉文領旨,他知道宇文靖的小心思,他主導,岳暉定然會把種植的訣竅毫無保留教給他。
唉,宇文靖是他大女婿,岳暉是他未來小女婿,他這個老丈人呀,是給他們打下手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