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爺收拾完棋局,哼著小曲往家走去。
在半道上,他好像看見了剛從學校走出來的棋呆子。
他沒有和往常一樣,主動的上去打招呼,他只是望著棋呆子臉上多了幾分生氣后,他又笑了起來。
看來自己當初給棋呆子介紹的人,應該打碎了她不少的規矩吧。
的確,若是連他都打碎不了棋呆子的眾多規矩。
那可能就沒有人能打破她的規矩了。
畢竟,兩個都守著不同規矩的人湊在一起,必然會有著一個人先忍不住先打碎兩個人之間的規矩。
自古以來,都是這樣。
尤其還是兩個人都有著共同熱愛的時候。
規矩,就會從一個人堅守的墻,變成一張一捅就破的紙那般脆弱。
棋呆子是個很少把情緒放在臉上的人。
因為她是一個職業棋手,教導她的師父曾說過,對于一個職業棋手來言,最重要的就是藏好情緒,讓對手永遠琢磨不透你的下一步。
她很聽她師父的話,所以她一直以來都把情緒藏在心中。
也正因為這樣,她又在業內被稱之為沉默與最不討人喜歡的職業棋手。
雖然她的棋力不低,相貌也不錯。但人們好像都偏愛著那些“親民”“有趣”的棋手,就連媒體也喜歡把注意力放在那些活躍愛表現的棋手身上。
尤其在這幾年,這股不知道怎么形容的風氣愈演愈烈,很多現役運動員看著在媒體和公司的包裝下掙得盆滿缽滿的同行們,他們也都很羨慕的,都想擠破腦袋往娛樂圈里靠靠。
也在這幾年,好多本該有著更好成績的運動員,也因為這股娛樂浪潮,提前宣布退役。
棋呆子認識的一個朋友正是其中之一,原本一個月也就三四千的她,自從靠上了娛樂圈,參演了幾部網劇,積累了十幾萬粉絲后,就再也沒有去棋院下過象棋。
不過,她離開了象棋反倒過得比以前更好了,不但短短的幾年時間就買上了車換上了新房,她出門時還會經常被粉絲認出,送上那一句句不知是否真心的祝福與喜歡。
這些都是下象棋根本體驗不到的經歷。
也是下象棋一輩子都無法獲得的認可。
這些經歷和認可,也讓棋呆子的朋友望著每天都在為著生活奔波的棋呆子,主動邀請著她和自己一起去娛樂圈闖蕩。
但,棋呆子最后還是拒絕了。
因為她并不知道這股浪潮究竟是好還是壞。
而且棋呆子心里還清楚,自己大概很難去融入那個復雜的娛樂大圈子,她這種性子,只適合永遠待在象棋這個小圈子里。
也畢竟,她是一個職業棋手,一個想要不停贏下去的職業棋手。
所以,她必須得像別人的期望那樣,去不停的精進棋藝。
但現在的她好像不必再去精進棋藝了。
因為,現在的象棋比賽越來越少,也因為,現在愿意下象棋的人也不多了。
為了生活,她也只能無奈的接過家族事業,去重新經營著家里的棋社。
但棋社哪是這么好經營的
尤其她還不會說謊。
這也導致著,她在經營棋社半年多的時間里,沒有招到任何一個學生。
這更導致著,她好像后悔了。
后悔著自己當初應該聽從朋友的話,踏入那個復雜的大圈子。
但,在她最后悔的時候,楊錚來了。
不但是楊錚,王富貴也來了。
這兩個性格各異的人啊,硬是撐起了這半死不活的棋社。
雖然楊錚看上去和自己一樣固執到不適應這個時代,也雖然王富貴看起來也是不適合時代,甚至他還是被時代所淘汰,但他們兩個組合在一起,卻讓這個暮氣沉沉的棋社,長出了嫩芽。
再后來王起也來了。
這個適合時代的人,卻好像不適合他們三個。
但在現實中,想要找到一樣性格的人,實在太難了。
更何況,嫩芽,也得經歷風雨,才能長成大樹不是嗎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