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下好象棋不難,想寫好一首詩其實也不難。
難的只是這兩樣東西的共同點——“堅持”。
堅持這個東西,有時候比天賦更重要。
尤其在職業象棋這個領域里,努力揮灑著汗水的職業棋手可要比具有天賦的職業棋手要多的多。
不僅如此,在“詩人”這個領域里,每一個普通人其實比上很多專業詩人來言,更能寫出一首首讓人深思的“好詩”。
什么是“好”什么是“壞”。
想必在這個社會,并沒有一個完整的說法。
但是岳劍平覺得,至少在他眼里,“好”這個字,就是觸發一個人心底最深處最柔軟的地方。
寫詩是這樣,下棋也是這樣。
雙頭龍的開局,就像是古詩,講究對仗。
而之后針對的對手的運營,就像是現代詩一樣,充滿著對生活還有已知未來的反抗。
而當古詩和現代詩相結合,很多人會下意識地認為,這會出現一種不倫不類的結局。
可古與今的碰撞,不但在很多時候不會出現不倫不類的結局,反而在很多時候,可以升華一首詩的靈魂。
沒錯,就是靈魂。
詩作為華夏幾千年來,最美的代表,他是有著靈魂的。
而他的靈魂,取決于創作他的詩人這一生的經歷,性格,閱歷,還有感悟。
岳劍平雖然年齡不大,閱歷也不多,但他下了這么多年棋,堅持了這么多年的練習。
在某種意義上,他比很多虛度光陰的成年人,更有著對“詩”還有“棋”的感悟和向往。
這么像他現在的這盤棋一樣。
虎頭,虎身,就差一個虎尾。
而李天道望著這一盤有著虎頭,虎身的棋,他期待也害怕著岳劍平能下出一個超越他想象的虎尾。
……
“看棋,有時候比下棋還要重要。”楊錚看著場上的兩位選手。
他忽然想起了這句話。
這句話的出處,是以前一位民國大師所說的。
他雖然下棋不多,但他這一生看棋多,這也讓他養成一雙毒辣的眼睛。
很多盤看似復雜撲所迷離的對局,在他毒辣的眼睛里,經常開局七八手便能判定結局。
但就算有一雙毒辣的眼睛,這位大師自己的對局,卻經常以失敗而告終。
這就像美食家和美食評論家的區別一樣。
但這兩個不同的職業,卻又相輔相成,成為當今媒體的寵兒。
象棋也是,眼力和棋力缺一不可。
楊錚的棋力的確在老周的訓練下達到了普通象棋大師的水準。
但他卻缺少著眼力。
眼力這個東西看上去,只是象棋棋手錦上添花的東西。
但若是想達到象棋巔峰,卻缺一不可。
而這類青少年之間充滿著想象力的比賽,正是鍛煉眼力的最好的機會。
相比于大師級別對局的嚴謹,天馬行空的想象可以說是“不嚴謹”的缺陷。
但正因為看到,經歷過這些“缺陷”,才能讓一個棋手未來擁有著“嚴謹”以外的可能性。
就像這盤棋,有著詩情,更有著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