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淘汰賽,三局二勝制。
楊錚很早就來到了比賽的會場,他看著氣喘吁吁的胖子,主動上前打著招呼。
胖子運氣不錯,他的分組里沒有多少高手,再加上他有一定的實力,很輕松就晉級了。
他也看到了楊錚,回應著他主動招呼,不過他臉上倒是寫滿了憂愁。
作為公司里的管理層,他也是996機制的“受益者”,這幾天比賽已經花掉了他不少假期。
無論今天能否晉級,他也大概率止步于此。
這也是主辦方的一個小心思,對于他們來說,職業棋手其實是一份職業。
甚至可以被稱之為主職業,這也逼迫著很多象棋愛好者在生活與愛好中二選一。
胖子選擇了生活,這也是人之常情的。
作為一位職場精英,一位有孩子的父親,他明白面包要比蛋糕抗餓,但從他字里行間中,也抱怨出他對比賽機制的不滿。
也其實,無論是象棋還是圍棋,作為近段時間才被人關注的“小眾運動”,它的機制一直都很不科學。
它緊湊,它有時又很敷衍,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大型職業比賽的冠軍,還得靠他人勝負去計算,大概在幾年前,有一場職業比賽還得看第三名和第四名的勝局去斷定最后的贏家是誰。
不過,雖然現在的象棋比賽機制不科學,但相信未來隨著象棋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遲早會有一天,完善象棋比賽的機制,讓象棋比賽成為全民盛會。
楊錚有些惋惜,因為他知道胖子的實力,也知道胖子和自己一樣真心熱愛著象棋。但他也理解胖子,也朦朧中覺得,胖子這么選擇,不僅是為了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也為的也是讓他的孩子長大之后不會像他這樣二選一。
生活有時也就是這樣,必須要去做抉擇。
但生活同樣也是公平的,腳踏實地積累下的財富,雖然比不上那些一夜暴富的投機者掙得多,但卻能很好的傳承下去,讓一個家庭對未來充滿著希望。
胖子倒是一臉無所謂,反倒還安慰著楊錚,給楊錚加油鼓氣,甚至他還半開玩笑說以后楊錚要是成為了象棋大師,自己就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他的門下,作為關門弟子。
楊錚聽著胖子的話,他的心情也明媚了很多。
互道一聲加油之后,二人正準備分開,忽然楊錚看見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他愣住了。
那人也看見了楊錚,他擺了擺手打了聲招呼。
這人正是之前熱衷“神鹿象棋”的李三思,他這一生頗為坎坷,雖然有著超越普通人的算力,但他的人生也因為諸多原因,過得并不舒暢。
他好像變得比以前蒼老了許多,現在的他說他四十歲也有人信,久日不刮的胡子,濃黑的眼圈,還有那凌亂的頭發,讓他像極了一個流浪漢。
他好像依舊口袋里不富裕,身上那身洗的發白的衣裳,一看就是便宜貨。
“難道是他?”楊錚忽然想起了維特大的話,李三思也的確有著配得上大部分職業棋手的實力,楊錚也越想越覺得自己的猜測是對的。
可他看著李三思這般落魄的模樣,他心中也突然變得特別難受。
“懷才不遇”?“江郎才盡”?這兩個詞就像揮之不去的夢魘那般在他腦海里回蕩著。
李三思看見楊錚,他很開心。
雖然他和楊錚也只交手過一次,但在他人生最迷茫的時候,楊錚連續拉了他兩把。
他很感恩楊錚,也下意識的將他歸于自己的熟人朋友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