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厲害!”老周和維特大也被這盤棋深深吸引住了,不僅是他們兩,這場比賽所有有頭有臉的大人物,都被這盤視覺盛宴抓住了眼球。
他們也順勢查閱著小老頭的報名資料,除了他的名字還有他從事了四十年基礎機械制造的經歷以外,便一無所得。
明明像這樣厲害的象棋高手應該名滿天下,可為什么他的一生卻這么默默無聞呢?
不止是這些大人物在思考,很多懂得象棋的棋友,也都看出了小老頭這布局,其實也是為了讓這盤“整局”變成“殘局”。
可想讓“整局”變成“殘局”,可不單單考驗的是棋手的算力和棋力,更考驗的是棋手細微的布局能力,可歲數七十上下的小老頭真能如愿以償的布局成功嗎?
也畢竟,他的對手可不是會乖乖上當的人。
楊錚下到中盤,就已經看出了對面這個小老頭的意圖,他沒有驚訝,也沒有感覺到恥辱,他只是更加認真對待這盤棋,因為他知道與高手對局,只要一次失誤,說不定就會滿盤皆輸。
他每走一步棋,都會根據棋子的分布,猜測著小老頭究竟決定最后做什么樣的殘局。
自從認識老周之后,他也接觸過很多象棋殘局棋譜,知道象棋殘局,考驗的是子力與棋子之間的配合能力。
雖說現在被計算機記錄在互聯網上的殘局成千上萬,但絕大多數殘局基本上內核都是一致的。
那就是單純的考驗棋手對棋子子力的掌控能力。
楊錚很聰明,他敏銳的大膽猜測小老頭打算走單子的殘局,他也猜到哪怕自律能夠讓一位老者保持著不輸于年輕人的精力和體力,但歲月的經驗也會潛移默化的暗示他,不要去考慮太復雜的殘局。
若是單子,楊錚并不認為自己會在算力上輸給對面,但看著變化莫測的棋面,楊錚又忽然有了個天馬行空的念頭。
那就是他能不能假裝順從小老頭思路上,實際上通過精細的操作,重新創造出一個對他有利的殘局?
他越想越覺得這個想法可行,他嘴角也忍不住偷偷上揚。
“真是奇怪!”不少觀眾看著楊錚居然“順從”小老頭殘局思路的下法,他們眼里都有著不可思議。
甚至很多人都覺得楊錚這是要放棄。
但小老頭臉上也出現了耐人尋味的神情。
他也看出了楊錚的想法,在他心中也難得出現了后生可畏的稱贊,不過他的眼神也異常堅定。
在他這七十年人生里,他下象棋所遇見的對手數不勝數,很多都能被稱之為天縱奇才,但這些對手最后都毫無意外的都輸給了自己。
他很清楚自己的優勢是什么,除了銅墻鐵壁的象棋防守以外,更讓他引以為豪的就是他的“穩”。
這個“穩”字不僅讓他工作四十年來,沒有一次遲到早退,更讓他四十年來精細的工作沒有出過任何差錯。
當然這個穩字帶來的更多還是他不懼風雨,不畏挑戰的性格。
楊錚算錯了一點,那就是這個小老頭不打算和他玩單子殘局,他可要玩的是雙大子配合的殘局。
他看著楊錚配合著自己的拙劣“演技”,他的嘴角也揚起了笑容。
既然對面這個小子都這么努力的和自己“配合”了,那自己一定要給他一個足以展示自我的舞臺,這樣才能玩的盡興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