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頭用玩這個字,足以看出他對這場比賽的重視程度其實算不上太高。
一是因為他已經七十歲了,就算成為職業棋手,他又能再在職業賽場上征戰幾年?二是他一輩子與機械打交道,他的人生也不會因為多下幾盤象棋,而脫離印在身上的機械標簽。
人這一輩子也其實很短,短到用一個標簽,一句話就可以形容他或平坦又或是曲折的一生。
他也知道,自己的這輩子也快走完了。
所以,他才如此淡泊勝負名利,但淡泊并不是可有可無。
面對著楊錚這樣敢做敢想的年輕棋手,他也難得提起了興致。
殘局,是極其考驗基本功的下法。
有些殘局棋盤上明明只有四五枚棋子,卻要精準的走上二三十手才能決定勝負。
殘局也不一定是子力優勢的那方必勝,很多殘局將死老帥的往往全是不起眼的小卒。
小老頭要走的殘局叫“定江山”,這個古老的殘局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知道,但大多數對于它簡化的“單馬擒王”大約都有所耳聞。
很多象棋游戲,象棋app的殘局練習中幾乎都有單馬擒王的經典殘局,這種殘局最大的特點就是考驗棋手對馬這枚棋子的掌控力,也因為想要破解此殘局,馬這枚棋子至少要精準的走上十手左右。防守方為普通象棋業余愛好者水平。
定江山明顯要比單馬擒王更具有挑戰性,它的馬不僅要在對面強力防守下走上十手上下,他更得配合己方的兩枚小卒才能徹底將死對面的將帥。
這一套下來至少要二十手,對于就算一盤整局平均來回三四十手的象棋來說,這二十手不僅考驗棋手的精準度,更考驗棋手的體力和集中力,是屬于吃力不討好的基本功練習。
定江山也因為步驟繁瑣,難度較大,被歷史所淘汰,現在也基本沒有多少人知道。
楊錚也一直認為小老頭要走單子殘局,哪怕再復雜,撐死就是雙子殘局,也因此他的進攻開始保己方大子,以換小子的方式打算拖延到最后。
卻不料因為自己的預測失誤,正巧跌進了小老頭精心設計的陷阱里。
雖然表面看上去是小老頭再苦苦支撐。
但楊錚卻越下越壓抑。
他落子的速度比開局慢上許多,他心中也涌起了警覺,他甚至也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決策錯誤,居然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者去挑戰殘局。
但現在的局勢已經容不下他后悔了,他只能硬著頭皮一步一步的繼續走下去。
“定江山?”老周看著現在的局勢,他的心中涌上了不祥的預感。
他也知道定江山是沒有被記錄在大眾棋譜上的絕密殘局,他更知道定江山在民國期間是很多老棋手最愛“炫技”的殘局。
因為這種殘局是根據防守方的棋力,理論上是無限拉長殘局博弈時間的無解布局。
他第一時間以為是楊錚布局出定江山的殘局,因為對方丟了馬和卒,已經無法布局定江山棋局中最為關鍵的“連續跳馬”。
但看著小老頭紋絲不動的雙相和擋路的炮車,他也意識到最后其實是這個小老頭在布局。
這也是小老頭這盤棋最高明之處,雖然他有著不服老的精神,還有不輸給年輕人的體魄。但老了始終是老了,尤其在棋逢對手中,決定勝負的往往不是精神和體力,而是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