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長的棋局,考驗的越是棋手的心理素質。
在如今的象棋職業比賽里,哪怕是最頂尖的象棋高手,他也無法保證他這輩子每盤棋都能下到徹底將死對手的那一步。
在這個越來越快節奏的社會里,下完一整盤必輸的棋,也被可笑的譽為是一種浪費彼此時間的行徑。
定江山除了步驟繁瑣,難度較高被時代淘汰的原因以外,他也有個挺可笑的原因,那就是它太浪費時間。
因為在民國時間,有人用定江山的殘局炫技,結果碰上了一個愣頭青,雙方一共交手了107手,都快堪比圍棋的交手程度了。
楊錚看著對面的雙相他也明白了自己為什么會心里覺得不安了。
對面看似傻乎乎的行為,其實也是在保相這枚棋子。
相這枚棋子的子力說起來也有些尷尬,他不能過河,走田,一般都被人視為防守棋子。
但雙相配合也可以在防守之余,走出頗為靈巧的互攻互守配合。
自己這邊雖然有靈活的馬,還有兩枚橫沖直撞的車,但是想要將軍,馬這枚棋子也必須過河才有威懾力。
理論上來說,想要攻破對面的雙相防守用還沒過河的馬換相比較理性,但實際上馬作為象棋中最靈活的棋子,卻又是殘局最關鍵的棋子。
他猶豫了一會,為了構建自己之前設定好的殘局,他雙車過河相互配合,連換對面車炮相三子,從大局觀和決策力來說,楊錚這波算得上果斷。
但臺下的老周卻嘆了一口氣。
因為楊錚自打換了這三子之后,他也徹底掉進了小老頭“定江山”的陷阱里。
對于沒有接觸過如此復雜殘局的楊錚來說,這也意味著他即將開始漫長且苦悶的象棋對局。
“但愿你有耐心走下去吧。”小老頭對楊錚的評價還算不錯,望著自認為自己已經成功的楊錚,他的心里難得的涌出了名為落寞的情緒。
在他這七十年的人生里,他遇見過很多對手,有職業的,非職業的,但這些對手大多也都沒有破局的耐心。
甚至某位和他對局的年輕職業棋手說過這樣的一句話,那就是——若不是象棋流程短,比較簡單,他早就選擇了圍棋。
他之所以選擇象棋,也就是因為好上手,能掙錢而已。
他還說,象棋的職業棋手都是一群下不了圍棋的失敗者罷了。
就這個失敗者三字,讓當年的小老頭莫名的感覺到不舒服,他也第一次用定江山的殘局,讓他體驗到堪比圍棋的對局漫長。
他也只堅持了二十手,便選擇了放棄。
再此之后,小老頭定江山的記錄,最高也不過三十手。
而小老頭也在這漫長的歲月中,放下了對象棋的執念。
能讓他看到堅持的年輕人,估計也永遠不會出現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