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木子杯也算是倒霉,花費巨大,竟不幸和萬眾矚目的國際圍棋大賽撞車了。
相比于規則簡單的象棋,圍棋比賽說實話無論是觀賞性還有周期性都略遜象棋太多了,人們也大多只是去關注圍棋比賽的結果,而不去關注過程。
這也導致于今天的國際圍棋大賽成為了流量焦點。
因為被譽為圍棋天才的華夏第一棋手岳科,在國際比賽上輸給了另外國家的選手,也丟掉了世界圍棋第一人的榮譽。
這說起來也算是岳科倒霉,年少成名的他,極具天賦,也足夠刻苦,但在人工智能的時代,他的刻苦和天賦好像并無用處。
隨著人工智能的出現,圍棋也創造了一個新的詞語,叫ai同步率。
甚至這個詞語,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圍棋在世界里的格局。
很多初學者經過高強度的模擬訓練,強行貼合人工智能的同步率,最后他們大多僅用短短兩三年,便可以追上很多練習數十年的職業圍棋手。
而勝過岳科的國外選手,更是ai同步率高達65的超級學習者。
岳科,也在這場比賽結束后,竟難得的發牢騷,說他恨透了ai圍棋。
而他這句話也引來了很多不同的觀點。
有人覺得ai毀掉了圍棋的美觀性,認為現在的比賽比的就是誰背的ai棋譜多。但更多人卻認為這是趨勢,未來無論是圍棋象棋,還是國際象棋,都會被人工智能所取代,順從時代,才是他們棋手應該做的。
但好像無一人去安慰岳科失落的心情,因為對于他們來說,誰第一都無所謂,他們只在乎新潮的人工智能。
看著這些評論,楊錚也好像能理解岳科的心酸和無奈。
在人工智能越發成熟的這十幾年里,其實消失了很多小眾棋類,而作為華夏支柱的象棋和圍棋,也在與人工智能的比賽中成為了墊腳石。
為什么說是墊腳石呢?也因為很多商人壓根就不愿意花時間去了解象棋圍棋的內涵以及歷史的沉淀。
他們只在乎通過暴力去戰勝象棋圍棋的知名棋手,去彰顯他們產品和科技的價值。
都說科技服務于生活,但現在啊,很多普通人都好像成為了科技的犧牲品。
楊錚默默地息停了手機屏幕,他靠在椅子上,腦海里止不住回想著他所接觸的人工智能。
他接觸人工智能都是中級初級算力的,也畢竟那些高峰算力的人工智能都去研究圍棋,很少有人愿意花時間花精力去研究象棋。
這也導致,他對于人工智能并沒有太多恐懼,哪怕他接觸過專業象棋app里的中級人工智能,他也依然相信人類還是有著機會去戰勝人工智能。
只是,他相信,并不代表著所有人相信。
岳科的發言,雖然看上去只是吐槽,但在全國很多商人眼里,卻代表著一場名為“科技”的新風暴。
在周一,無數棋社都掛上了人工智能一對一指導的新潮廣告語。
不僅是圍棋棋社,象棋棋社也掛出了這類的海報。
楊錚來到了花家棋社,看著象棋棋社門口咨詢著有關于ai同步率這個新詞語的父母家長們。
他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看來,這個時代估計要變天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