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目前的科技發展來說,大部分人工智能1對1的教學,都是極具欺騙意義的詐騙。
甚至很多人工智能教學都夢回90年代,那個處處充滿著智商稅的時代。
楊錚有個親戚,曾在某某機構花了大價錢整了一個人工智能1對1教學,但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在那個機構的人工智能教學,就相當于00年風靡一時的學習機教學,全程就是出題,答題,然后大數據分析,反復練習糾錯。
這種學習機構,甚至在最后還推出了他們的學習機,號稱跨越時代的學習機。
但在楊錚看來,那種學習機,也就是去掉游戲功能的“文曲星”。
可想而知,在這個時代里,想要真正意義上人工智能教學難度有多大。
但在利益面前,不成熟的科技,往往也就是“最成熟的風口”。
楊錚望著棋社里咨詢人工智能教學的家長,他有很多話想說,但最后卻只是一聲嘆息。
回到辦公室的他,也正巧遇見了上午沒課的鵬飛。
鵬飛的歲數很年輕,標準的00后,但他也對著人工智能教學表示并不看好。
他也雖然是一個科幻迷,但他也很清楚人工智能教學絕不是簡簡單單的查漏補缺以及糾錯而已。
至少在象棋圍棋這類棋類領域,每一位棋手都不可能風格一致,他們的每一盤對局,也絕非像是電腦教學一樣,有著固定的步數。
人工智能肯定會在未來取代很大一部分職業,但同樣,他也很難去取代教學。
因材施教,因人而異,溫度教學。
人工智能想做到這看上去簡簡單單的十二個字,也明顯有著巨大的難度。
楊錚也頗為贊同,但是他心中卻多了幾分憂愁。
整整一個上午,楊錚在電腦上翻閱著有關人工智能的一切。
首當其沖的就是無人駕駛和無人超市。
無人駕駛和無人超市,也是近幾年來,熱度居高不下的話題。
楊錚沒有用過無人駕駛,但他去過無人超市,的確相當便利,只用掃碼便可以解決一切。
但這種無人超市的出現,也在網絡上評論二級分化。
有人說這是未來的趨勢,方便了很多人的生活,也有人說這種超市的出現,將會徹底改變華夏的商業底層邏輯,讓很多從事著基礎職位的人,都會在不久的將來面臨失業的問題。
他們還說這是資本家的陰謀。
當時的楊錚望著這便利的無人超市,心中倒是隱隱偏向第一種說法,可現在,他也覺得第二種說法其實也有道理。
人工智能的出現,首先注定顛覆的就是需要大量勞動力的行業。
很多企業都有著一個無法避免的難題,那就是人工成本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