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手下來,看上去楊錚已經將黑方的后手劣勢徹底逆轉過來。
但孑菲的下一手,卻讓楊錚第一次鎖緊了眉頭。
因為孑菲下一手跳馬,這一手跳馬略有些畫蛇添足的滋味兒。
明明中兵已經沒了,這一手跳馬也看上去只能保上一手邊兵。
可身后有車的邊兵,早已被保護的“固若金湯”,這一手又有什么意義呢?
想不通的楊錚,也不在花時間去過分解讀對手這幾手的意義。
他沉默了一會,走出了同樣匪夷所思的架中炮。
雙炮被中卒死死卡住,這一手甚至比孑菲剛剛跳馬,還要“畫蛇添足”。
但坐在評委席上的李天道,望著這雙方匪夷所思的開局,他止不住的流下了冷汗。
李天道的象棋水平算得上是年青一代的翹楚,雖說在他頭上有座很難逾越的高山“鵬飛”,但他也有著信心能在幾年的時間超越鵬飛。
而他的信心也來源于他身后的棋院,棋院作為華夏培育象棋人才最好的搖籃地,他也有著別的棋社沒有的東西。
那就是最先進的人工智能訓練系統。
雖說孫破軍和天天象棋見買至于趙金鱗身后的趙家,都有著較為先進的人工智能,但與棋院想比,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這其中最大的區別就是人工智能算法不同,棋院作為有國家支持的教育機構,他的算法比這三家更為先進,不再單純是機械重復的“強化訓練”,而是能夠進行小樣本分析的“遷移學習”。
這也導致,出生棋院的李天道雖不完全依靠著人工智能訓練,但他的眼光也比很多人要有遠見。
他雖然看不懂孑菲在布局什么,但他卻能看出孑菲這是傳統人工智能中盤發力的下法。
若是楊錚沒看出,以為對手放棄開局而拼命進攻的話,那到了中盤,防守不足即將會成為他致命的弱點。
楊錚與孑菲下一手倒是中規中矩,一個平車至士那,一個橫車到中炮的位置。
二人看上去像是一攻一守,但隨后孑菲的挺邊兵和楊錚的平車,卻讓之前一攻一守又變成了一守一攻。
“有意思!”望著孑菲下一手主動跳了開局第一手的邊馬,楊錚也終于看出了孑菲心中的小九九。
原來最開始孑菲匪夷所思的那幾步,其實就是為了藏馬。
幸好自己只吃了對面一個中兵就收手,不然貿然進攻再面對著他這一手藏馬,自己在中局說不準會因為開局太貪,會遭遇連丟大子的窘境。
他也跳馬,勢必要守住自己后方的陣線。
但楊錚又看了眼對面的布局。
他忽然在想,對面難道真的只是藏馬嗎?
還沒等他來得及重新思考。
孑菲突然一手車四進二,率先開始了進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