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必須是無所畏懼啊!
楊錚也看著臺上的比賽,他嘴角忍不住露出了一絲苦笑。
他看得出來,趙金鱗這個少年,他的棋力要比王希楊高出小半個職業段位。
但王希楊,卻又因為布局詭異,硬生生的將這個差距拉了回來。
無論是王希楊,還是趙金鱗,他們都要比東東強上不少。
他們也可以說是青年才俊,但他們卻太聰明了,聰明到他們太相信數據和“視覺”,忘記去相信自己的極限。
這也是現在很多棋手的通病,更是很多教育機構的失職。
當所有教育機構用冷冰冰的勝率數字以及沒有溫度的大數據分析去作為判斷一個棋手好壞的唯二標準。
那么這種所謂“流行”的“高效”的判斷依據,也只會扼殺一個個棋手的未來。
每個棋手都有狀態好,狀態壞的時候,每個棋手也都會在面臨絕境的時候,做出不同的選擇。
好的教育機構,應該教會棋手不到最后一刻,就不應該放棄。
也應該去教會棋手,在失敗之后,去思考,思考該如何改進,該如何進步或是追趕。
而不是教孩子去選擇“最優”的路線。
當然,這也是楊錚的一念所想。
這個時代,始終不是他能左右的。
……
孑菲躺在椅子上,他看著天上的天空,回想著剛剛的失敗,他感覺到莫名的羞恥。
他從未想過自己會在比賽中途認輸,也從未想過自己的內心居然如此脆弱。
就連習習的微風,吹在他的臉上,他都感覺到又疼又燙,但好在他最后懸崖勒馬,認真的走完那盤棋,不然現在的他也不會這么悠閑的躺在椅子上。
他忽然很感謝楊錚,因為楊錚不但教會了他不到最后一刻千萬不要放棄的這個簡單的道理,他還像一個戰士一樣,告訴了自己人生的成敗不光在一瞬之間這個至理。
他也好像終于明白,人生的成敗是在一次又一次失敗之后的每一分每一秒里。
他開始感恩,感恩著自己悲慘的童年,也感恩著自己之前曾走入了“歧途”。
若不是走入了“歧途”,他又怎么會在人生最迷茫的時候遇見維特大這樣愿意悉心教導自己的恩師呢?若不是誤入“歧途”他又怎么會遇見楊錚這樣值得尊敬的對手呢?
人生一定要多感恩。
因為后悔永遠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時間更不會倒流,春去夏來,秋落冬至,人生里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不會因為你的可憐,你的后悔,你的無奈,而多停留一瞬。
人生也只會因為你的努力,你的勤于思考,你的一次又一次進步,你的不顧一切,而愿意為你喝彩!
孑菲坐起來了,他忽然感覺這風打在臉上,不燙不疼了。
他抬著頭看著天空,喃喃的說道。
“下次,不會再輸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