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這四國象棋挑戰賽,華夏這二十年來除了兩屆沒有拿到冠軍,其他幾乎全都是大滿貫。
而在今年,在老周的計劃之中,自己其實也可以成為四國象棋挑戰賽中的一員,去真正融入象棋的職業圈子。
可因為不了抗拒的原因,自己痛失了這個機會,而今年四國象棋挑戰賽基本都是青老年選手,可以說得上是華夏近幾年來最強的陣容。
可就這個陣容,在四國挑戰賽上卻只拿了個第二名。
這也讓楊錚有些好奇,第一名究竟是哪個國家獲得。是南越?還是其他國家?
楊錚點進了這個新聞里,認真的瀏覽著這篇新聞。
隨后他也露出了啼笑皆非的神情。
因為冠軍不是他所熟知的任何國家里的象棋選手,而是由一個發達國家里的知名大學所設計的象棋機器人獲得的。
而這個象棋機器人雖說不是阿爾法貓這樣最頂級的人工智能,但算力要比起楊錚之前所擊敗的國內象棋機器人高出不止一個檔次。
之所以這次讓他參賽,其實也是或多或少因為楊錚之前戰勝人工智能的原因。
畢竟在此之前楊錚戰勝人工智能的新聞不止在國內登上了熱搜,在國外也有不小的熱度。
雖說華夏象棋在國際上的知名度略低于國際象棋,但華夏象棋也在國外有著數量不低的受眾群體。
其中就有著一位歐美知名學校里的大學教授,而這名大學教授為了驗證人類棋手的可能性,借用了他們學校新設計的人工智能芯片,東拼西湊湊出個象棋機器人前來挑戰。
然而在絕對的數據面前,各國的人類棋手似乎都變成了脆弱的嬰孩,沒有著任何可以取勝的機會。
甚至那新型象棋機器人在比賽最后同時挑戰十四位棋手,并取得絕對勝利。
這也似乎驗證了在棋類領域,人工智能就是無敵的存在。
對于這個結果不止楊錚沒有感覺到意外,底下的評論也幾乎全是一邊倒。
也有幾個懂棋的棋友,專門上網去翻看了對局視頻,他們沉默的看完之后,也給出了肯定的言論。
那就是人工智能的象棋已經達到了神的領域。
楊錚默默地看完了這些評論,他也順勢上網搜了那臺象棋機器人的對局。
認真研究之后,楊錚也得出了他的結論。
那便是以自己現在的棋力,就算準備在充分,自己獲勝的幾率也無限趨近于零。
因為這臺國外的象棋機器人他能做到零失誤,也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掌控全局。
他不會給人類棋手任何機會,最可怕的是他會在與不同對手交手中不斷進化。
而人類棋手似乎在模仿,模仿著他下棋,模仿著他的布局。
然而面對著在不斷進化的人工智能,人類棋手更多的好像是一個追趕者。
當人類棋手看上去已經追上人工智能的算力水平時,殊不知,他們追上的只是影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