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四個字便是“投其所好”。
簡單點來說,他嘴里的投其所好,便是求職時,投老板所好;銷售產品時,投客戶所好;處理復雜的人際關系時,要投自己之所好。
沒錯,你沒聽錯,老于所說的是在處理復雜的人際關系時,要投自己之所好。
至于為什么要這么做,因為在老于眼里,處理復雜的人際關系其實是一件比銷售商品還要麻煩的事兒。
并且在他眼里,處理這些復雜人際關系其實很難對自己的銷售事業有所起色。
尤其在面對著那些總是喜歡將話術掛在嘴邊的,看似總是在維持某種奇妙平衡的老板時,投自己之所好,反而能打出快刀斬亂麻的奇效。
雖說在這里并不能直接判斷老于所說的投其所好對錯,但這對于楊錚來言,也是一種不錯的思維對撞。
而老于今天帶楊錚前來銷售,也是符合他投其所好的準則。
因為今天他要銷售的對象,是一位有著四家工廠的大老板,而這位大老板年歲也不小了,漫長的歲月讓他變得不再像年輕時那般圓滑。
成功的事業也讓他的性格說一不二,這也導致尋常的銷售方案和銷售人員對于他來說,可以用“司空見慣”去形容。
他也絕不會輕易開口給年輕人機會,在這個嚴峻的時代,因為同情和善良而走錯一步路,說不定會讓他這數十年的積累化為云煙。
而這位老板也有個在老于眼里視為“缺點”的愛好,那就是他很喜歡下象棋。
據說這位老板年輕時就是一級職業棋手,是因為職業棋手掙錢太少,所以在青年時才棄棋從商。
雖說是棄棋從商,但長久的象棋生涯,也讓他積累了不錯的棋力。曾經在九十年代,他的事業小有成就時,就有不少企業想要和他合作。
但他卻提出了一個略微奇葩的合作要求,那便是合作方必須要在象棋這方面贏過他。
也因此,在九十年代,那些想要與他合作的企業,邀請了不少象棋高手與他對弈,甚至還有幾位出名的象棋大師。
而最后的結果也出乎意料,那些被企業邀請過來的象棋高手在面對著這位老板時,似乎沒有任何的招架之力。
就連那幾位被重金邀請過來的象棋大師都不是他的對手,直到二十一世紀初,有家企業動了歪心思,用人工智能與他下棋,才勝過了這位頗有些傳奇經歷的大老板。
當然,也正是因為那家企業用人工智能作弊。
從此之后,那位老板也收回了自己之前提出的那個有些奇葩的合作要求,但他愛棋之心依舊沒有變。
并且據說現在這位老板棋力已經達到了職業頂級水平,老于之所以帶楊錚來,其實也是想要試試。
他雖然不懂象棋,但作為公司的老人,也從老板嘴邊聽過,自己身旁這個其貌不揚的小伙子是真正的象棋高手。
距老板還說,這個小伙子棋力也是頂級,而且性格特別正。
他似乎也和大老板一樣,被人工智能坑了。
所以老于也想試試,試試他們兩的共同點,能不能促進企業合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