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老人也不停的點頭,像是贊同著他的話,并且邀請著他下第三盤棋。
可第三盤棋,輸得依然還是這位職業棋手。
他也似乎回到了第一盤的狀態,下棋不但隨心所欲,更是十分激進。
這盤棋過后,他臉上的笑容也慢慢消失,皺紋也在不經意間擠成一團,很是委屈。
而身旁的棋友們竟然一反常態,紛紛安慰著他,鼓勵著他,讓他再下一盤。
這像是哄小孩的方式,也讓楊錚察覺到有些不對勁。
楊錚耐著性子,又看了一盤棋。
這盤棋,老人明顯放了水。
這一盤棋,也讓楊錚看到了職業棋手手上系的手環。
在那根細細的手環上,寫著老人的姓名,家庭地址以及聯系方式。
看著這特殊的手環,楊錚也意識到了這位職業棋手可能患上了難治愈的疾病。
他又望著認真的老人,還有四周圍觀的善意棋友。
忽然之間,他心中竟有一些說不出來的難受。
這盤棋,職業棋手贏了,也在這盤棋過后,職業棋手的家人也來接他。
他也好像認不清他的家人,他還嚷嚷著想要再來一盤。
而對面的老人,卻又拒絕了他的要求,但他也承諾明天再下。
望著像個小孩子一樣的職業棋手笑呵呵的與老人拉鉤約定,楊錚就算再傻,他也意識到了這看上去普通的象棋攤也只是為了那位職業棋手而支的。
看著職業棋手慢慢遠去的背影,老人也默默地收起了棋攤。
他也在這時也終于記起了圍觀的楊錚,他又匆忙的支起象棋攤,陪笑的看著楊錚,說來一盤?
他的眼神抱著歉意,語氣也很誠懇。
但楊錚拒絕了,他笑著指著天上的月亮,說著天色太晚了。
老人笑了笑,便自顧自的跟著楊錚說起了職業棋手的故事。
他的確是一名職業棋手,而且是少年成名的職業棋手。
因此他從小就是媒體的寵兒,幾乎所有認識他的人,都以為他未來可以成為華夏棋壇最閃亮的明星。
但那個時代妖孽太多,雖說他的確有著天賦,可幾十年過去,他離象棋大師卻永遠只差一步。這也讓他曾一度懷疑過人生。
都說華夏棋壇里的象棋大師多如牛毛,甚至在很多不了解象棋的人——他們眼里象棋大師廉價到隨處可見。
可實際上職業棋手的注冊數量也就不到千人,而成為象棋大師的職業棋手更是少得可憐,甚至有些省份這么多年來都沒有走出哪怕一位大師級別的棋手。
他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慢慢落寞,甚至認為自己并不適合下象棋。
他也不止一次想過退役,可他不甘心,不甘心就這樣黯然離場。
也因此,在他職業生涯最后幾年的時間里,他不停的參加比賽,也不停的精進著自己的棋力。
在他最后一年參加全國比賽時,他在十六強就遇見了當時象棋棋壇的第一人,就算他超水平發揮,也無法戰勝他,最后也只能無奈的止步于十六強。
像他這樣的棋手有很多,畢竟,象棋歸根究底就是一個競技的運動,只要有競技這兩個字存在,就注定有贏家和輸家。
而他就是當年比賽的輸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