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大哥得到的小道消息,富二代似乎也打算換個賽道,去重新創業,所以對于天天象棋見盈收下滑,他壓根就不在乎。
大哥覺得這一次機會,所以邀請楊錚一起創業。
當楊錚第一次被大哥邀請時,他其實想拒絕,正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他已經體驗過背叛的感覺,并且他很早就意識到自己不是管理類的人才,最多也只能算得上技術型人才。
更何況,大哥邀請的兩位合伙人,也是大廠里的職場精英,與他們合作,自己也不免感覺到壓力有些大。
但在大哥好說歹說下,楊錚最后也同意了入伙。
但他提出了一個條件。那就是他不要股份,也不要薪資,自己更是只提供象棋技術的支持。
他的條件不僅讓大哥感到費解,也讓大哥的合伙人覺得楊錚思想出了問題。
在這個金錢至上的社會里,每個人都好像只為著錢而活。一般不為了錢而活的人,要不是虛偽,要不就是另有所圖。
可看著楊錚真誠的目光,他們忽然覺得或許這個世界上真有什么都不圖的人。
他們答應了楊錚的條件,不過,也在簽訂契約合同的時候,給楊錚一定的股份以及每個月五千塊錢的工資。
楊錚看著這份合同,無奈的簽下了,在此之后楊錚的生活變得忙碌了起來。
他白天上班,晚上兼職,時常忙到深夜一兩點才休息。
躺在床上的他又再次想到大老板的那句——每個人一生只能做好一件事的那句話。
他也慢慢意識到了,隨著年紀的增長,成年人的選擇看上去越來越多,但同樣能做的事情卻也越來越少。
就這樣,堅持了一個月的他,也堅持到了一個好消息。
那就是那三個合伙人,都從大廠里離職了。
說是離職,倒也算是勸退。
三人都補償了一大筆錢,也有著資金去將他們的公司真正的運轉起來。
他們也勸過楊錚辭職,和他們三人一起全心意的投入他們所研發的項目里。
楊錚也有些動容,這倒不是因為他做銷售掙不到錢。相反他和老于搭檔做銷售之后,最高的一次提成都快追上他以前在棋社兩個月的工資了。
至于他為什么動容,可能更多的還是因為他也看到了這三位合伙人身上有著他沒有的破釜沉舟般的勇氣。
他好像一直缺乏的就是和他們一樣義無反顧的勇氣。
當楊錚終于做出決心,打算辭掉這份高薪的銷售工作時。
一份特殊的訂單卻出現在他的眼前。
這份特殊的訂單是之前大老板推薦的,而這份特殊訂單的主人卻是一個知名的慈善老板。
這位慈善老板雖然生意做的不大,但二十年來,他都一直資助著當地一家特殊福利院。
這家特殊福利院的孩子,大多都有先天殘疾,有的是智力上的缺陷,更多的還是身體上的缺陷。
他們是生活在這座光鮮亮麗城市的背面,每個人都有著屬于他們自己的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