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兒當自強。
這句話很俗,俗到現在很多人只要聽到這五個字。第一反應就是能說出這句話的,要么是一個老頭子,要么就是一個被雞湯洗腦的人。
但實際上,男兒就應該當自強。
在這個時代里,像封林玉這樣的孩子,不自強又能做些什么呢?
福利院的孩子們,也漸漸全部同意去參加比賽。
在三天后,楊錚帶著他們來到比賽的報名處。
或許是為了鼓勵更多孩子去學習象棋,這場比賽倒是臨時決定設置了一個18歲以下的青少年組。
當楊錚帶著這群孩子出現在比賽會場,他們無疑成為了整場比賽的焦點。
幾乎所有媒體都將目光放在這群身體殘障的孩子身上。
他們的目光有善意的、有惡意的、有好奇的,更有嫌棄的。
在這個很少能看到殘障人士的大都市里,這群孩子們的出現,無疑也是“丑陋”的。
可這群“丑陋”的孩子們,他們大多都在略微緊張后,挺直了自己的脊梁。
在這三天的時間里,他們的老師楊錚反復對他們說了這么一句話。
那就是他們一點都不比別人差。
他們雖然有著很多人不相信自己,但他們卻無比信任著他們眼前的楊錚老師。
既然楊錚老師說他們不比任何人差,那他們就一定不比任何人差!
可當聚光燈還有那些各懷心思的記者圍了過來,他們當中還是有不少人有些怯場。
小玲與封林玉心中其實也有些害怕,尤其在這些記者中,有著相當一部分人的目光或多或少都帶著點惡意。
但他們很快就壓下了自己心中的害怕。
因為他們知道,象棋比賽,始終還是用結果說話。
……
“原來他消失了這么久,就是為了去教這些小怪物啊。”
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看著被簇擁的楊錚以及他身后的學生,他調笑般說出了這句他自以為很幽默的話。
“的確是一群小怪物,你看最后面那個歪嘴的,他要是會下棋我直接把棋盤吃了。”
說話的是另一位年輕人,他像是在迎合著自己的朋友,手指也毫不客氣的指著楊錚身后一個患有“腦癱”的小孩子發出了嘲笑。
這二位年輕人似乎很喜歡“小怪物”這個詞,張口閉口就稱楊錚身后的小孩子是小怪物。
當然他們也就是私下說說,作為職業棋手的他們,雖然棋力不怎么樣,但也憑借著年輕還有所謂的“天生風趣”,在工作的棋社還有短視頻平臺里都有著不低的人氣。
年少成名的他們自然是“美麗”的,尤其是在鏡頭前,他們光鮮亮麗,像是有為青年。
但在鏡頭后,他們也因為年少成名,開始厭惡著很多很多“丑陋且沒有價值的東西”。
不光是他們,今天在場的很多記者也是。
他們也發現了那個腦癱兒,相比于肢體殘疾,語言殘疾,這個腦癱兒明顯更有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