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也是不少棋友的問題,因為習慣是痛苦的,當愛好變成職業大多也是痛苦的。
老徐沒有太多猶豫,他只回答了一個字,那個字就是“會”。
這個答案明顯也要比之前的答案更讓不少棋友難以接受。
“那你膩了,為什么還會堅持?”這次發問的是大棋士。
大棋士一臉認真的瞅著老徐,因為他當初放棄職業象棋的原因,也有著一小部分原因是他覺得職業象棋實在枯燥乏味。
他也有些明白老徐的“膩”,他經歷過象棋最枯燥乏味的年代,在那個交通并不便利的時代,職業象棋手大多都只能與身邊的幾位同級別職業棋手對練。
而在那個時代,有句非常流行的話,那就是寧愿獨自練習,也不要和庸才對練。
可天才始終是有限的,而所謂的庸才卻遍地都是,更何況,大多數天才都會隨著時間變成一個個所謂的庸才…
雖然這句話聽著繞口,但卻是那個時代的常態,在那幾年里,大棋士見過太多的離別,也見過太多的天才成為庸才。
而那時候的他,心智并不成熟,也偶爾會害怕自己成為庸才。
可眼前的這個“同齡人”似乎也經歷了那個時代,他的膩又是怎么堅持下去的呢?
“可能是因為身邊的朋友?”老徐終于回答出一個讓人滿意的答案。
“哪些朋友?”
“有老江,老周…”老徐似乎打開了話匣子,一連說出了十幾個名字。
而他說出的那些人,好像并不是職業棋手,至少在如今的象棋棋壇里,這些人的名字都很陌生。
他也好像看出來眾人眼里的疑惑。
他認真的補了一句,這些人都曾是他的對手,有的贏過他,也有的輸給了他。
他也并沒有長篇大論的訴說著與他們之間的友誼,而是輕描淡寫的說,他們都在比賽結束后,告訴著自己,他們以后都會看著自己。
沒人知道這幾個字對于老徐他的分量,但所有人都能看得出老徐這個冠軍,絕對不是偶然。
大棋士也在此時釋然的接受了自己的失敗,雖然他并不認可老徐給出的答案,也覺得老徐的答案有些幼稚。
但他卻在老徐給出他的答案之后,又無比認可著老徐最后逆轉的那三盤棋。
質樸,真誠,厚重,這簡單的三個詞語,是老徐絕地反擊的三盤棋,也是他并不復雜的人生。
沒有太多的花里胡哨,也沒有獨特的個人風格,但是他的三盤棋卻又是最傳統的古典象棋,他似乎就像是個只知道讀死書的書呆子,不太聰明,也不具備著讓人羨慕的天分。
可就這樣的書呆子,卻能憑借著自己拙劣的死記硬背還有在別人眼里微不足道的勤奮,在人生的一次考試中拿到了第一名。
雖然這個書呆子,在很多人眼里沒有太多的靈性,更沒有太多值得稱贊的地方,或許還有不少人覺得這個書呆子,走進社會會因為自己的性格,成為一個相對失敗的人。
可也就是這樣的書呆子,卻能出乎意料的擊敗著無數所謂的天才。
這也讓大棋士不經意間再次想起了那個所謂的天才與庸才的話題,只不過這一次,他看著老徐,忽然又覺得,那些所謂的庸才,其實每個人都有著極大的可能性在一次又一次歷練中變成真正的天才。
雖然天才是有限的,但堅持還有勤奮,卻是無限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