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人阿,會隨著年紀增長,越來越不容易堅持著某些東西。
……
在這段準備期,楊錚也暫時離開了公司,雖然他對著自己的象棋實力有著自信,也不懷疑自己會在接下來的比賽里,拿下一個不錯的名次。
至于冠軍,他倒是沒有太多的期望。
這幾天世界大賽的熱度不減,不光是職業賽場上出現了大量優秀的對局,人口基數更為龐大的業余賽區也出現了很多讓人印象深刻的對局。
這當中肯定不乏ai棋譜,雖然大家都對著ai棋譜有著偏見,但能將ai棋譜背到應用于實戰也算得上一項本事。
在比賽即將開始前兩天,楊錚也開始著重研究著最新的ai棋譜。
其實他接觸ai棋譜的時間不算短,在他的學生參加職業棋手考核的時候,他就因為比賽開始接觸ai棋譜。
因此,ai棋譜在他眼里最大的優勢就是開局與中局差異性的布局。
不同于圍棋,象棋本質上受棋盤格子的限制,棋手雙方能在相對“狹小”的棋盤上移動的步數十分有限。
大多數對局其實都超過不了二十五手,而在這二十五手的對局中,傳統棋譜最大的問題便是同質化嚴重。
而導致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人類棋手壽命和算力有限,棋譜傳承過程中無法避免摸索和模仿的時間。
反觀ai棋譜,有著超越人類的強大算力,這也導致它可以在有限的時間模擬出大量的對局,從中選擇最優的對局。
人類算力與時間的差距,這更導致了ai棋譜有著更大的試錯空間。
因此很多ai棋譜在對局中,都會莫名其妙走出幾步看不懂的棋,最后再利用強大的算力彌補這幾手差距。
很多人都認為這些看不懂的棋路純純是ai,依靠強大算力進行提前布局。可實際上更科學的說法便是ai是在利用人類反邏輯進行布局與試探。
不信去看看很多市面上廣為流傳的ai大戰對局,大多數對局中期都會走出試探,讓人耐人尋味的幾步怪招。
所以,在楊錚眼里,ai棋譜背的多其實也不太適用于象棋,很多算力不精的人,強行去背大量ai棋譜,很容易導致邏輯混亂,從而在比賽中發揮失常。
可ai棋譜又不得不了解,拋去大量不合理因素以外,ai棋譜其實也開創了很多驚艷的連招套路,而這些驚艷的連招套路放在實戰中,也能出其不意打出一些奇效。
就好比楊錚現在看的,09年國產人工智能颶風vs國外人工智能溫特的對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