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應時代的人,不止葉凡一個,在他的眼里,只要進了復賽的巨額大部分棋手,都是和他一樣順應時代的人。
全國大賽終于開始了,作為國內獎金最高的大型賽事。
比賽總共舉辦一周,采用的是八強前三局兩勝制,八強后五局三勝制的賽事。
作為魔都冠軍的葉凡,自然而然成為了這場比賽的種子選手,備受媒體矚目。
幾乎所有人都認為葉凡至少有四強的實力。
比賽第一天,葉凡一共有四位對手,這四位對手實力都不算強勁,可以說是墊底的存在。
因此,葉凡第一天比賽十分順利,靠著超強的記憶力還有出色的實戰經驗,以碾壓的姿態獲勝。
第二天的比賽他也算得上順利,除了遇見了一位來自華北地區市級第二名的對手,其他對手實力也算不上出眾,以全勝姿態晉級的葉凡,占據了各大象棋媒體的頭條,幾乎與小外星人還有鵬飛被譽為是國內最頂級的男性青年職業象棋代表人物。
也在第二天的比賽中,他聽到了一個存在記憶里的名字,而那個名字正是楊錚。
作為曾經的初中同學,他對楊錚的記憶其實算不上太多,只記得二人初中時期關系不錯,偶爾也會下棋切磋。
只不過那時候的楊錚并沒有接受過專業的指導,全憑自學,這也導致那時候的楊崢,棋力也就比普通初中生強上一點。
而再此之后,二人基本上就沒有聯系。在這幾年的時間里,葉凡也偶爾從媒體上看到過楊錚的名字,但葉凡也只認為那些都是一個巧合。
畢竟,媒體對于楊錚吹捧的實在太高了,什么戰勝人工智能,什么商業奇才,什么象棋新時代的開創者與參與者。
這些夸張的榮譽,很難讓葉凡將這些與初中時期表現平平的楊錚聯系在一起。
可如今,看著被眾人簇擁的楊錚,葉凡心中情緒復雜,是激動?嫉妒?欣喜?意外?他不清楚。
他只隱約知道眼前的楊錚絕對是初中時期那個普普通通的楊錚。
楊錚也看到了葉凡,他的眼神里充斥著更為復雜的情緒。
頗有些他鄉遇故知的驚喜,又有些久別重逢的膽怯,但很快這些復雜的情緒化為了一句好久不見。
二人相約去一家小飯店解決晚餐,或許還是因為象棋比賽算是小眾新興賽事,二人在小飯店吃飯并沒有被人打攪。
分享完兒時日常,二人也將話題放在這場比賽里。
楊錚所在的業余賽事組,實力魚龍混雜。雖不乏棋力高絕者,但更多的還是棋力普通的棋友。
這兩日他勢如破竹,基本上全是十來手殺死比賽。這也導致楊錚成為業余比賽的奪冠熱門。
葉凡對于業余比賽也有所了解,在他眼里,業余比賽難度不高,雖有一些下了一輩子棋的老前輩,但這些老前輩年歲太大,體力遠不如年輕人。而年輕一代的業余棋手基本上都是ai棋譜棋手,模仿的能力是有,但更多下出來的棋局都是“照貓畫虎”,虎頭蛇尾。
也畢竟,將ai棋譜轉換為自己棋力所需要的時間很長,長到棋手必須要先學會耐得住的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