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世間誘惑太多,能耐得住寂寞的人,大多都有著職業的目標。
葉凡也算厚道,雖然二人多年未見,初中時期的情分早隨著時間流逝過半,但他也大方的分享著自己對于人工智能棋譜棋手的看法。
作為一個一直研究人工智能棋譜的職業棋手,他的經驗不僅豐富,還很獨特。別看他才三十來歲,多年的積累也讓他擁有超越年紀的洞察力。
而他的觀點也很簡單,便是遇見ai棋譜棋手,那就必須要在前期順著他的節奏來,然后再在中局找機會變招,去打亂對方所有布局的節奏。
葉凡的分享,與這幾日楊錚的研究不謀而合,更讓楊錚意識到葉凡似乎是想要與他分享點真玩意兒。
比如變招,盡量不要去棄子,而是要活用“堵”字。
如何活用“堵”字,葉凡沒有明說,他話題一轉,忽然對著楊錚說,人類棋手是存在著感情波動的,雖說現在的職業棋手,都能很好的去隱藏自己表情情緒,但無論多高明的隱藏情緒大師,他們也都有一個無法被隱藏的致命點。
而那個無法被隱藏致命點便是對局落子的時間間隔。
雖然現在有很多棋手都進行過專業的心理訓練,也明白落子的時間間隔很有可能會暴露出自己內心的真實狀況。
但思維的快慢還有反應速度是無法被控制的,久而久之,大多數職業棋手都放棄去控制間隔落子時間的訓練,遵循著內心的節奏。
而堵的時機,也可以通過對面落子時間間隔去判斷。
越是簡短的落子時間,越要去重視。
當然,葉凡也認真的對楊錚說,若是有絕對實力的話,不必去花大量心思在這些“投機取巧”的小技巧上。
更畢竟,ai棋譜棋手最怕還是算力優于自己的對手。
楊錚認真的記下了葉凡對自己的建議,他看著滿臉認真的葉凡,思緒回到了初中,看來這個男人,似乎還和初中時期一樣。
這頓飯也在這頗為歡快的氣氛下結束。
結賬是楊錚掏的錢,二人交換了聯系方式,相約下次吃飯是葉凡請客。
望著楊錚瀟灑離開的背影,葉凡眼神里又有些落寞。
雖然這一年來,他趕上了屬于他自己的時代,但因為他是ai棋譜棋手,他的人氣始終算不上太高,這也導致一些獎金豐厚的賽事都不會考慮邀請他去參加。
去年他的總收入也就五萬多,平均每個月到手也就四千來塊錢,這個收入在魔都來說有些偏低了。再加上他的父母身體都不算太好,這更導致葉凡平時的日子過得很是拮據。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葉凡的目標很是明確,那便是一鳴驚人,成為一個有錢的象棋職業人。
他明白自己也只是缺乏一個機會,他更是明白這次比賽就是他的機會。
可他真的能把握住這個機會嗎?全國大賽在他眼里亦是世界大賽。
面對著全世界最頂級的對手,他真的能一鳴驚人,成為一名有錢人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