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勇昌一反常態,全程一直防守,防守到這盤棋沒有任何的觀看體驗。
他的防守也是有一定成效的,直到雙方對壘了近二十五手,樸勇昌也只丟了四枚無關痛癢的小子。
楊錚頗為震驚,他不是沒有遇見過防守流烏龜流棋手,相反他遇見的還不少。但這些防守型棋手,他們的防守只是為了尋找一個反擊的機會。而不是像樸勇昌這般,只是為了防守而防守。
他也不明白,這樣防守有什么意義,除了壓榨自己的移動空間以外,也只會讓這盤棋陷入漫長的垃圾時間。
至于勝負,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楊錚沒有留手,而是加快進攻的速度,他不想這盤棋消耗他太多的精力。
十手過后,楊錚憑借著速戰速決順利的拿下了第一盤棋的勝利。
望著自己第一局的慘敗,樸勇昌倒是表現出紳士風度,他沒有氣餒也沒有表現出憤怒或是懊悔,而是露出了笑容,恭喜著楊錚。
他這般舉動,也讓評委席上對他有偏見的評委不由得點頭稱贊。
但楊錚并沒有因此放松警惕。
第二盤棋是韓式象棋,有半個小時的休息時間。
楊錚拿出手機,再次研究著韓式象棋的規則與套路。
韓式象棋雖說相比于國際象棋華夏象棋島國將棋來說,算得上小眾。
但它的難度并不比上面這三種棋簡單,并且因為它獨特的規則該有另類的判定方式,韓式象棋對局時長能超過百手,甚至能達到二三百手,因此有人戲稱韓式象棋就是打無限防守的棋類運動。
樸勇昌少年時期便系統學過韓式象棋,若不是因為韓式象棋市場弱于圍棋,現在的他大概率也能成為韓式象棋職業高手。
他深知韓式象棋作為小眾棋類,他的對手楊錚也有很大的概率沒有進行過專業訓練過,但他絕不會輕敵。
在這半個小時的時間里,他也打開了手機,作為提前得知比賽賽制的外國棋手,他也向他在韓式象棋棋壇里的朋友請教過一些網絡上很難找到的對局套路。
而這些對局套路,也是他這段時間反復研究的套路。
其中就有個套路是關于“象”的套路,韓式象棋由于沒有楚河漢界,象并不會被專門被困在陣容后方。
不僅如此,若是沒有韓式象棋基礎的人,有模有樣得學自己使用象的套路,則是會很容易被卡象腿。
韓式象棋象走的是“用”,而象每次移動都有兩個蹩象腿的位置。
若不是相當精通韓式象棋的棋手,都會因為不知規則,被對面卡住象腿動彈不得。
當然韓式象棋還有兩個特殊的棋子,比如包相當于華夏象棋的炮,但不同的是,包每次移動都必須跳一子,包也不能吃包,并且包與包之間還不能互相做炮架。
因為這些復雜的棋子行走輝夜,讓一個不熟悉韓式象棋的人進行對局,還不如讓他直接認輸。
楊錚似乎沒有認輸的想法,他還在反復觀看著一個套路。
而那個套路則是一款韓式象棋軟件里,兩個游戲段位為特級大師的國內棋手進行的一場有關于車的對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