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式象棋與普通華夏象棋最大的區別便是馬炮車的運用。
比賽剛開始,占據主動的楊錚便是跳馬,而樸勇昌的應對方式也是跳馬。
二人這剛開局,便讓很多不了解韓式象棋的人,對此開局方式抱有疑問。
但在一些接觸過韓式象棋的人解釋下,他們才知道包也就是炮的規則,是隔子跳。
而開局跳馬的作用,便是給包起炮架子,讓“包”也就是炮這枚棋子在前幾手發揮出重要作用。
評委席上的眾人,大多也沒接觸過韓式象棋,看著二人下一手的飛象和橫卒,眾人臉上表情各異。
好在為了弘揚華夏象棋的地位,象棋協會也花錢請來了一位八段的韓式象棋棋手王小羊作為比賽的特約解說。
在他的解說下,評委席上的眾人,才漸漸了解韓式象棋的規則。
只不過,有著相當一部分評委還有觀眾,對于韓式象棋的態度有著不小的看法。
甚至有著不少人覺得韓式象棋就是“東施效顰”,完完全全的模仿華夏象棋。
楊錚最開始也和他們一樣,對韓式象棋有著不一樣的偏見。
畢竟韓式象棋相比于將棋,國際象棋來說實在太小眾了。網絡上有關于韓式象棋的起源與演變過程也沒有太過詳細的描述。
國內除了北方某自治州有著正規的比賽,其他地方韓式象棋的普及度基本為零。
但隨著慢慢接觸,楊錚又覺得韓式象棋在文化獨特與娛樂休閑這兩方面,做的還算不錯。
其中最值得稱贊的便是,韓式象棋棋子大小不一,似乎暗藏著階級層次的意味。將楚河漢界藏在九宮格里也讓這變種象棋充滿了不少趣味。車象炮的創新玩法,更讓韓式象棋增加了許多策略。
楊錚也越來越覺得,全世界的象棋實際上就像是一副撲克牌。
撲克牌可以玩斗地主,也可以玩跑得快,更能玩拖拉機以及其他玩法。但無論是哪一種玩法,都脫離不了撲克牌的本體,都有著一定的共通性。
但就算有著很大的共通性,想要在短時間內精通一種玩法,明顯也是很不現實一種的想法。
可誰說必須要精通才能贏?
往往決定棋盤內勝負的,大多都是些棋盤外的東西。
經過兩手試探,樸勇昌也大致推測出楊錚在韓式象棋上的實力。
他…肯定接觸韓式象棋時間不長!否則他怎么會認不出自己“卒后藏刀”的套路。
不僅如此,他也肯定在吃自己華夏象棋的老本,用著慣有思路與自己對局。
為了驗證自己的判斷,樸勇昌下一手直接借著馬墊了一手中炮。
楊錚望著這手中炮,他的眉頭緊鎖,像是猶豫再三之后,也墊馬架炮。
“果然如此…”樸勇昌心中長舒了一口氣。
在見識過楊錚上一把精彩表現之后,樸勇昌清晰的認知到,單論棋力和算力,自己絕不是對面這名華夏青年人的對手。
所以,第二盤棋,他勢在必得。
樸勇昌下一手直接橫卒,意圖是給車騰位置。
而楊錚只是又一手跳邊馬,像是戒備又像是防守。
樸勇昌越來越堅定自己的判斷,只是他很克制,并沒有看對面是新手便開始無腦炫技,而是上象再架一個炮架子。
現在的樸勇昌很是冷靜,冷靜到他忽然覺得自己并不是像是以前的自己。
他不自然的開始回想著自己的過往,自己也算是年少成名,雖說在世界圍棋棋壇并沒有取得好成績,但在他那個國家,也是小有名氣。
他曾經也渴望著登上頂峰,去看看不一樣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