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因此,這場決賽,也是威爾森最關注的比賽。
比賽還未開始,威爾森早早就來到賽場,他坐在最矚目的位置,不停翻看著兩位棋手的資料。
很明顯,象棋協會也下了不少功夫,不僅美化了棋呆子的個人資料,還著重描寫了她的師父,那位被人工智能打擊到草率結束自己生命的棋手。
似乎想用這種方式去加重棋呆子在威爾森心中的印象。
他們的想法是對的,當威爾森翻看棋呆子的個人資料時,他的眉頭緊鎖,眼神里還有著一絲悲憫。
他應該很同情棋呆子的遭遇,也被棋呆子師父的經歷所打動。
眼淚也止不住落下。
但出乎意料的是,他也只是臉上流露出傷感,在比賽開始前,他的言語依舊公正,沒有任何不公的偏移。
商人都是寡情薄意,無論在哪個國度,商人永遠都是利字當先。
棋呆子的故事的確感動了他,但是象棋比賽看的永遠是輸贏。
美籍棋手很是放松,似乎對于冠軍勢在必得。
先手的他,沒有使出當頭炮,而是直接一手仙人指路,看似試探,其實又充滿著殺機。
應對仙人指路的開局有很多,其中最出名也是殺性最大的便是卒底炮。
但棋呆子并沒有走卒底炮,而是走出了最穩妥的跳馬,美籍棋手倒也是禮尚往來,并沒有圍繞著炮做文章,而是跳馬后,看棋呆子拱四卒,他才平炮打沒有馬護航的左邊卒。
棋呆子跳馬,雙方出車都在搶戰河道先機。
美籍棋手跳邊馬,棋呆子飛相。
二人看似都“彬彬有禮”,都沒有刻意露出進攻的念頭,都只是在默默布局。
但有意思的來了,按照國內棋手追求完美對稱開局的習慣,美籍棋手下一手應該是平車,不僅能搶占另一邊河道先機,還能威脅對面的馬炮。他不僅沒有出車,反而是走出一步意圖明顯的進車過河。
這一手進車過河算不上太漂亮,不僅意圖明顯讓對手提前有所提防,還會白白浪費先手的優勢,讓對面占據右河道的機動先機。
果不其然,棋呆子望著這一手棋,不管不顧,直接進了一步邊車,美籍棋手一手士角炮,棋呆子繼續跳了一手馬,將馬安在河邊,意圖明顯要進美籍棋手后方,將他前期不算完美的對局沖散。
可沒想到美籍棋手進炮捉馬,似乎在對著棋呆子說,既然你想沖散我的后排,那我也進行換子去沖散你的后排。
棋呆子平炮,卻不料美籍棋手似乎不在乎他的炮,而是運用之前的進車,直接抓卒與炮一起脅馬。
“他是瘋了?”
不僅棋呆子這么想,很多象棋好手都莫名在心頭涌出了這個想法。
雖說棋呆子的棋力并不如對面吧,但她終歸也是國家象棋大師,師承名門,有著極其扎實的基本功與超乎常人的判斷力。
馬這枚棋子,嚴格意義上來說,后期的運用遠比前中期要大。尤其后期,高手將空間優勢轉變成物質優勢之后,馬的作用才能極致體現。
而沒有空間優勢的前中期,炮的子力作用在某些方面來說可要比馬大。
對面本就不是完美開局,右河道的機動性全被棋呆子占據。
在前期就這么針對后期棋子,似乎又有些看不起棋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