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趙云出九陽關,繞道草原,是打算趁拓跋潔汾攻打平城塞時,偷襲拓跋潔汾的后背。
但人算不如天算,他在諸聞澤浪費了半天時間,錯失了偷襲拓跋潔汾后背的機會。而且之后幾日拓跋潔汾也是按兵不動。
在這種情況下,趙云只能另尋破敵之策。
于是,他在親自夜探鮮卑營地后,腦中冒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既然你拓跋潔汾按兵不動,那我就讓動起來。
首先,趙云利用拓跋詰汾按兵不動的這個時間,讓平城塞內近五千人馬,在塞城內挖一個一丈多深可容納數千的巨坑,又因塞城阻隔視線,鮮卑人是無法發現城內到底在干什么的。
陷坑挖好后,坑中再鋪上干枯易燃的草葉,然后將所有火油罐子放在干草上。
完成這道工序后,又讓高順拆掉城中的木質建筑,用木柱做為支架,木板鋪砌在頂部,又再運黃沙覆蓋在木板上,在不知道的情況下,幾乎很難發現腳下是一個巨坑。
而這個巨坑看似簡單,其實非常考驗實施者,首先要估算支柱的承重范圍,不能太強,也不能太弱。太強的話,鮮卑人全部入城也踩不塌那就毫無意義,反而會弄巧成拙丟了塞城。
但承重太弱的話,也是不行的,這樣鮮卑人沒進入多少人,坑就塌了,也同樣失去挖坑的意義。
所以,這一點是最考驗實施者的,也就是高順,而高順為了這事,也是兩天兩夜沒睡覺,到現在都頂著兩個黑眼袋。
當然,坑挖好了,并不是一定能成功,下面依舊需要高順表演,首先高順要兵動鮮卑,這個動是驚動的意思。也就說要讓按兵不動的拓跋詰汾動起來,而能讓拓跋詰汾動起來,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出塞城,引拓跋詰汾來攻。
這其中也是存在問題,若是拓跋詰汾依舊按兵不動呢?
當然,高順其實也有后招,那就是讓成廉、虞虎二人明目張膽的去劫營,引拓跋潔汾追殺二人。
好在,拓跋詰汾是一個驕傲的人,他骨子里是看不起漢人的,眼看高順敢出塞立陣,認為高順是在挑釁他,憤怒的他,直接揮軍來攻。
而拓跋詰汾揮軍來攻,對高順來說,風險也是非常大的,萬一對方近萬鐵騎不管不顧直接殺過來,白袍軍這幾千人是毫無勝算的,況且他背塞立陣,一旦鮮卑騎兵突破他的防線,塞門狹窄,連撤回城里的機會都沒有。
于是,這就輪到虞虎出場了,虞虎這兩年吃得好了,戰力值直線飆升,在白袍軍中勇力僅次趙云、典韋二人,有萬夫不當之勇。
虞虎出場有兩個原因,第一,打斷鮮卑大軍的沖勢,給高順撤退做準備。第二個原因,給北面隔三十多里外的趙云足夠的時間,因為三十多里地,哪怕是戰馬奔行也是需要時間的。
這里也涉及一個問題,高順為何吃定,拓跋詰汾一定會停下來和他斗將,而不是直接沖擊白袍軍?
其實,拓跋詰汾見漢軍出塞立陣,便引軍殺來已經給出答案;還是那個原因,拓跋詰汾是一個驕傲還看不起漢人的人。再加上高順多年來對鮮卑人的了解,鮮卑人是最喜歡單打獨斗,也就是斗將,用鮮卑人的話來說,這是勇士的榮耀。
顯然,拓跋詰汾喝停大軍接受斗將,正中高順下懷,眼看拓跋詰汾一步步落入陷阱,在當時高順波瀾不驚的外表下,是無限竊喜。
同時,虞虎出戰,這戰也需要打出足夠的震撼力;而怎樣才能有足夠震撼力?當然是要多駭人,就有多駭人。
虞虎手上的虎牙刀,就是一年多前趙云經兩三個月鍛造出來的陌刀,因為鍛造難度和造價昂貴,這個世界僅此一把。陌刀的恐懼,就在于陌刀一出,人馬俱碎。
而今,虞虎戰力飆升,要想展示陌刀的恐怖,根本不是難事,結果虞虎不負期望,完美的展示了陌刀的恐怖,連人帶馬將鮮卑戰將斬成兩爿,徹底震住了鮮卑人,在鮮卑人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陰影。
士氣這東西,就是彼竭我盈,鮮卑人士氣遭到打擊,以驕傲的拓跋詰汾,肯定不會認輸就此后退,反而會惱羞成怒下令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