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士氣下滑,又已經停下來的鮮卑大軍,再出擊,首先是起步,戰馬跑起來到完成沖鋒之勢,也是需要時間和距離的,這段時間就能完美被高順利用,將白袍軍全部撤回城中。
接下來,就該左髭了,左髭弩箭攻擊鮮卑大軍,能起到延緩鮮卑大軍沖勢的作用,還有更重要的原因是繼續激怒拓跋詰汾。
白袍軍全部撤回后,高順又要拿捏時間,讓拓跋詰汾看到攻破塞門的希望,這不能演的太假,太假的話很容易讓人看穿。
可惜,憤怒已經降低了拓跋詰汾的智商,他的人轟的一聲,撞開了他以為的勝利之門,其實是地獄之門。
鮮卑騎兵進入塞城,趙云的謀劃已經成功一大半,這個時候,就需要高順帶領人死死扼住塞城南門,讓鮮卑騎兵在城中越聚越多,直到巨坑中支撐平面的木柱不堪重負而坍塌。
其實,在鮮卑騎兵沒費多少力氣就破開塞門時,拓跋潔汾是產生過懷疑的,但他一如既往的驕傲,而且還有點上頭。
所以,拓跋詰汾之敗,完全是敗給了自己的驕傲。
…………
下午時分,塞城中心巨大的陷坑逐漸填平,底下滿滿一層鮮卑人的尸體。
相信在千百年后,若是有考古學家挖開這里,一定會哀傷的說,這里曾是一個坑殺俘虜的巨坑。
但他卻不知道,只有生長在這個滿目瘡痍的亂世,才明白只有殺戮,身后的族民才能延續。
趙云踏上塞城,迎著北風遠望,每當經歷一場戰斗,他總喜歡登高望遠,至于他在想什么,沒人知道。
塞城外,一隊隊白袍軍軍士乘著駿馬,呼五喝六,將一匹匹雄壯的駿馬趕入塞城。
拓跋詰汾含怒揮軍三萬來襲,有兩萬余人死在了攻堅上,而攻堅攀爬作戰,身為騎兵的鮮卑人自然只能下馬,于是人死了兩萬多,可戰馬卻留下了近兩萬匹,今日一戰全殲拓跋詰汾八千人馬,戰馬死傷較多,只繳獲一千來匹,加上鮮卑營地里的馬匹,正好兩萬出頭。
而這對趙云來說,完全是意想不到的驚喜,兩萬匹戰馬,這是什么概念,賣入中原就是二十多億錢,除掉損耗也有二十億錢,想一想二十億錢要買多少糧食?
當然,趙云肯定不會全部賣入中原的,因為天下大亂將起,他若將這么多戰馬賣入中原,是嫌天下還不夠亂嗎?
想到這么多戰馬,趙云緊了緊拳頭,頓覺全身力量蓬勃。
………
一天后,拓跋詰汾營地空空蕩蕩的,里面的羊、戰馬,穹帳,以及一切有價值的物資,都被白袍軍搬入塞城。
經過詳細清點,昂貴的戰馬有兩萬六百多匹,羊三萬余頭,羊是鮮卑大軍攜帶的口糧,他們沒吃完,自然歸白袍軍替他們吃。
其它的則是兵器,以及一些不太值錢的東西,白袍軍也就沒有仔細清點,還是運回代城,讓文官慢慢統計。
此戰雖然收獲頗豐,但白袍軍損失也不小,兩千兩百名飛狐營軍士長眠于此,而天狼騎的傷亡,加上趙云在諸聞澤遭遇戰損失的兩百人,總計折損八百余人。
出征時,共計九千余大軍,現在只剩六千,那么趙云手中的總兵力已不足一萬,這對白袍軍來說也是傷筋動骨了。
此仗,雖然覆滅了拓跋潔汾,但趙云非常清楚平城塞不會就此平靜,因為拓跋詰汾兵敗前,在塞城外按兵不動,不撤軍也不進攻,就不難猜出他一定是在等什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