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現在,拓跋詰汾比歷史上早死三十多年,每一個人的命運都將改變,未來是什么樣,沒人知道。
……………
視線回到雁門。
瓶形寨。
同呂布商議完重建兵騎的細節后,趙云便啟程回代。
回去的路線,趙云沒有走原路出雁門關,畢竟他不是要返回雁門郡西北的平城塞,自然會選擇走離代城更近的路。
天剛見亮,趙云等人從廣武城出發,沿著一條稍微東北走向的官道疾馳。
在中午時分,便已到達并州與冀州的交界處,瓶形寨。
瓶形寨,因周圍地形如瓶而得名,北有恒山如屏高峙,南有五臺山巍然聳立,形成了一條橫貫東西的帶狀低地,兩邊高山陡崖如削,高達數十丈,地勢極為險要;而瓶形寨正好位于帶狀低地中隆起的戍夫山上,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早在先秦時期,瓶形寨就是軍事要地,為兵家必爭。又因,瓶形寨扼守的這條近十里長的帶狀低地,接連了太行八陘之七的蒲陰陘,這里便成了河北平原北部與晉北相通最便捷的孔道。
戰時,這里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要塞,而在和平年代這里便是幽、冀、并三州商貿往來的要道。
后世舉世聞名的平型關戰役,就發生在這里。
趙云等人一路走來,路上商販絡繹不絕,讓趙云非常羨慕,因為商路繁榮必定能帶動一方經濟。
他不禁在想,若是我能掌控蒲陰陘,也就掌握了河北平原北部與并北的商貿稅賦。
待天下大亂之后,東可出五阮關(即后世紫荊關)兵臨幽州涿郡,西出瓶形寨(即后世平型關)可入晉北,如果再控制飛狐陘南口常山關(即后世倒馬關),又可南入冀州。
也就是說趙云如果掌控這三處要隘,便能從東、西、南三個方向殺入內地,而內地兵馬想要威脅代郡,只要他扼住西面瓶形寨,東面五阮關,南面常山關,代地便固若金湯。
想到這里,趙云忽然覺得代地之固,不失為爭霸之基,而現在他最要緊的,就是想盡辦法吸納更多人口入代,增強整體實力。
這時,他眼中精光一閃,熟知歷史走向的他知道,很快就有一個契機讓他獲得更多的人口。
來到瓶形寨下,正有一隊寨兵在檢驗東來的商旅,這是一支較大的商旅,一車車貨物幾乎堵死了寨門,說是檢驗商旅,其實主要目的就是收關稅。
貨物堵住了寨門,趙云等人只能等待片刻。
沒過多久,商隊交好關稅,一車車貨物陸陸續續從趙云等人身側通過。
商隊中,一名主事打扮的中年男子,路過趙云身前時,張了張嘴,卻又沒有出聲,又暗自搖了搖頭。
顯然他是認識趙云的。
趙云也感覺有人眼神復雜地看了自己一眼,但他沒在意。
過瓶形寨后,便進入冀州靈丘縣境內,境內群山環繞,地勢極為復雜,靈丘城便坐落在靈丘盆地之中,由于蒲陰陘這條要道帶來的紅利,靈丘城和東面的廣昌城一樣繁榮。
靈丘縣在光和元年之前,也就是八年前,是歸屬代郡管轄,而今屬于冀州中山國管轄。
靈丘為何突然會從幽州代郡劃入冀州中山國,這就繞不開九年前(公元177年)那場慘敗;由烏桓校尉夏育主導,賄賂巨宦王甫,攛掇皇帝劉宏向鮮卑開戰,在皇帝劉宏的支持和王甫的斡旋下,開啟了一場缺乏理智的大戰。
當時,夏育從代郡高柳出兵,破鮮卑中郎將田晏從云中郡出兵,匈奴中郎將臧旻與南匈奴單于屠特若尸逐就單于從雁門郡平城塞出兵,各自率領騎兵一萬多人,分三路出塞,意欲向北推進二千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