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萬兩千新兵全部抵達代城軍營后,趙云當著新兵的面,給參與平城塞一戰的六千余白袍軍論功行賞,激勵新兵。(高順帶回五千,原本有九百人押送戰馬已經回到代城,外加跟在趙云身邊的兩百虎衛,共計六千一百人)
首先,是一箱箱金燦燦的五銖錢,抬上校場點將臺上,看到這么多錢,新兵眼中無不是熱切的目光;當然,他們也只能看看,要想拿到賞錢,只有通過努力訓練,增強自身后,在戰場上斬下敵人首級才有資格拿錢。
接著就是發賞錢,由各部司馬出面領錢后,發與麾下軍士。這樣當面發放,不僅能激勵新兵,還能杜絕將領克扣賞錢,畢竟在眾目睽睽之下,誰敢克扣?
當然,趙云麾下現在還沒有出現克扣軍士錢糧的事情,但難保以后部隊擴大之后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所以白袍軍發賞錢,規定在眾目睽睽之下發放,以后將一直保持下去。
手里提著沉甸甸的錢袋,個個軍士喜笑顏開,不斷激勵自己下次作戰還要多斬敵首,獲得更多賞賜,升職發財。
賞錢發放完畢后,才是重頭戲,升職!
白袍軍以斬獲敵首論功,很多人由普通士兵進階底層軍官。而軍中多出來的低級軍官,將成為新軍底層軍官。
升職的軍士自然喜不自禁,沒有升職的軍士也是眼紅不已,不斷激勵自己下一戰再接再厲,多斬敵首。
底層軍官升遷完成后,便是軍侯以上軍官升遷。
典韋斬得拓跋詰汾虜首,由屯長連升兩級,領別部司馬職。
高順、成廉、虞虎、左髭四將,各記一功,四人已至郡校尉職務,官是不會再升了,每記一功,帳下兵馬會多增加一部人馬。
好比,虞虎是校尉職,以前他統領兩千人馬,記一功后可領三千人馬。因為校尉一職,統領兵馬在兩千到五千之間,所以領兵多少,校尉職務也有高低之分。
還有郡校尉,與朝中校尉,又是天差地別,比如北軍五校尉,個個都是兩千石要職,朝廷大員,不是地方幾百石俸祿的校尉可比的。
在趙云麾下,軍職最高的是高順,不僅領長吏一職,還是將兵四千人的校尉,今日記一功后,可領完整一營人馬五千人。
但趙云麾下還有一點,那就是平時這些校尉并不常領一支人馬,這樣做就有效防止,各校尉麾下兵馬成為將領私兵的問題,趙云作為一郡之長,為了長遠計,他必須要時刻注意這些問題。
反正趙云要的,就是牢牢將軍權握在自己手里。
論功行賞全部結束后,便是整頓新兵。
趙云將一萬兩千新兵,分成十二部,每部一千人,全部前往空中草原大練兵,練兵總教頭自然非高順莫屬。
在新兵訓練三個月之后,會進行大考,成績優異者選入天狼騎與飛狐營,其它的人分入各縣充當縣兵,成為后備兵員。
而選入天狼與飛狐兩軍的新兵,其待遇將是質的飛躍,吃穿用度,肯定強于地方預備役,賞錢也會高的多;而預備役基本只有吃的,賞錢過年會發一點,不過都少得可憐。
趙云這一系列規定,就是要告訴手下人,別說我差別對待,你們只要有這個能力,也可以享受這些,如果沒有這個本事,那就給我閉嘴!
因為這是一個人吃人的時代,弱者沒有資格談公平。
而且一個團體,沒有高低之分,就沒有拼搏精神,而沒有拼搏之心終將成為過去。
高順領一萬兩千新兵進駐空中草原大練兵,成廉、虞虎領四千天狼騎協助。
左髭則領近兩千飛狐營軍士戍衛代城防務。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趙云重點放在處理代郡政務上。
一個月后,蘇雙回來了,不負眾望,蘇雙帶回了五千萬錢,以及大批糧食。
糧食一共買了十萬石,因為數量龐大,只能分數批運回代城。
接下來這一年,蘇雙、裴元紹基本就是在南下和北歸之中,將大批戰馬販入內地,又從內地運回大批糧食、鹽、布匹等物資,使得代城的倉庫,一個個逐漸隆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