廳中眾人也齊齊望向奔來的甲士。
“啟稟大將軍,丁刺史急報!”
甲士在何進面前單膝跪地,雙手呈上一封書信。
何進拿起書信,甲士躬身退出,袁紹等人又齊刷刷看向何進,都好奇火燒孟津的丁原,能傳來什么急報。
何進展開書信閱覽后,面色鐵青,怒道:“丁建陽在信中說,趙云攜數萬白袍軍,就在孟津北岸!”
“甚?”
袁紹驚呼一聲,他與何進可沒有召千里之外的趙云入京。
經過短暫驚疑,袁紹嘴角微微上揚,暗道:當真是天助我也!
廳中眾人面面相覷,都沒有想到遠在北疆的趙云,怎么也跑雒陽來湊熱鬧了?
而且還是數萬白袍軍?
雖然有夸大的成分,但一兩萬白袍軍是肯定少不了的。
而白袍軍善戰之名遠播,這些年,戰鮮卑、定代北,去年平幽亂,從無敗績。
特別是趙云,一個多月前,更是因此人在朝中鬧得不可開交。
皆因當時,臨朝攝政的太后,一言而決,敕封趙云為幽州牧,當時群臣反對,鬧得沸沸揚揚。
最后,鐵了心的太后,還是頒發了圣旨。
圣旨頒發后,群臣也把這事暫時放下,都知道當務之急是先誅閹宦,只要打倒宦官,士人掌權,大可到時候再迫使太后撤了趙云。
但現在,趙云居然領軍入京了,讓他們瞬間意識到,趙云應該是太后私召進京的,不然太后為何決意敕封趙云為幽州牧?
再想到,一些關于趙云是趙閹子侄的傳聞,更加認定他們心中的想法。
“卑鄙小兒,竟敢興兵入京,真是不知死活!”
在場的袁術聞言,當即破口大罵,一個出身卑賤的小兒,上個月竟受封幽州牧,這讓他氣憤不已。
最近忙著誅閹宦,本來都拋之腦后了。現在聽說趙云居然領兵快到京城了,頓時令袁術大怒。
一旁細眼長髯的曹操,瞟了一眼怒氣滔滔的袁術,見怪不怪;袁術以出身四世三公之家嫡子為傲,就連眼下名望頗高的袁紹,他都瞧不上,更何況出身草莽的趙云。
曹操出身沛國曹氏,祖上雖然有閹宦的污點,但也是真正的士族,他倒沒有看輕趙云,在他看來,英雄不問出處!
趙云戰黃巾,平常山,入代戰鮮卑,固北疆,功勛卓著。這樣的人,曹操只有無限崇敬,并無半點貶低。但白袍軍突然出現在河內,顯然是太后召來與大將軍抗衡的力量。
只見曹操出列,對何進拱手道:“白袍軍乃邊軍驍銳,趙云必是閹宦外援,趁其未至,大將軍應當機立斷,清君側!”
何進也不完全是草包,白袍軍出現在河內,他終于想通,為何當日妹妹極力敕封趙云為幽州牧,原來是把趙云引為外援。若現在還不出手解決閹宦,那以后就沒有機會了。
他又不禁想起出宮前,妹妹對他咬牙切齒的模樣;他知道以妹妹不服輸的性格,必定會扶持宦官壓制他,到時候宦官得權,真如袁紹所說,步了竇武的后塵。
何進當即,道:“傳令,誅殺閹宦,清君側!”
“諾!”
袁紹等人聞言大喜,轟然應諾。
顯然,趙云的出現,使何進終于下了決心,他馬上采納了曹操的建議,答應出兵清君側!
隨即,何進一道道命令下發,首先增派兵力嚴守雒陽十二座城門,嚴防入京的外軍。
再則,派人追回本來要去叫董卓撤兵的種劭,改為命董卓阻擊趙云。
又令中軍校尉袁紹、典軍校尉曹操、虎賁中郎將袁術、右校尉淳于瓊等諸將,各領本部人馬,隨他入宮清君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