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府書房。
趙云是蔡琰救命恩人,蔡邕對趙云非常感激,也知道她的寶貝女兒,差點就被胡人擄去,想起就令他后怕不已。
趙云秘密入京,自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所以蔡邕將趙云請入書房,并讓老管事向府中下人封口,任何人不得提今日之事。
不過好在,蔡府本來沒幾個下人,而且這些下人,都是從陳留蔡氏帶過來的,忠誠度自然是不用擔心的。
書房里,蔡邕、賈詡、趙云三人,跪坐在一起;蔡邕作為主人家,自然跪坐主位,趙云、賈詡分列左右側席。
對于賈詡,趙云經過初時的震驚,顯得很平靜,歷史名人,到現在他已經見過不少;就連梟雄曹操都被他追殺過,見到賈詡,也不是什么太大的事。
但賈詡與蔡邕有忘年之交的關系,令他略感詫異,不過,這個世界因他的出現,已經產生了很多蝴蝶效應,那么歷史的真相已經不那么重要。
但趙云深知,賈詡這個人,絕對是當之無愧的漢末頂尖謀士之一,而現在他手下還沒有一個拿得出手的文士,他自然想過將賈詡納入麾下。
可吹幾句牛逼,誆幾句大話,就想讓賈詡這樣的頂尖智者納頭認主,顯然是癡人說夢。
所以,還是先交朋友,慢慢了解對方,再說其他的吧!
“趙州牧欲救少帝?”
當蔡邕聽趙云說出,入京的目的后,很是吃驚,同時也為趙云的膽氣而折服。
如今,蔡邕看似董卓跟前紅人,被劃為董卓一派,其實蔡邕忠心的是漢室,而非行廢立的董卓。
趙云義正詞嚴,道:“賊臣董卓,罔顧綱常,妄行廢立,此乃大逆不道!云為大漢之臣,自當為國盡忠,匡扶社稷!”
趙云這話完全說到了蔡邕心坎里,他茍合董卓,就是以匡扶大漢社稷為己任;頷首贊道:“趙州牧壯哉!”
“少帝深陷宮禁,趙州牧欲如何解救?”
賈詡臉色平淡,卻沒有蔡邕那激動的模樣。
趙云目光投向賈詡,拱手道:“云勢單力薄,需文和先生、蔡公相助!”
“如何相助?”
賈詡語氣凜然,給人一種咄咄逼人的感覺。
趙云并未惱怒,而是擲地有聲,道:“聚忠義之士,盡臣子之責!”
“趙州牧可有想過,其中危機重重,稍有不慎,你出不了雒陽!”
賈詡的意思很明顯,雒陽現今完全在董卓掌握之中,聚忠義之士,看似可行,但人心隔肚皮,很難保證不出現為討好董卓的告密者。
而一旦有人向董卓告密,必定人頭滾滾,就連趙云你自己都有死無生。
說實話,要不是看趙云是他弟子蔡琰救命恩人的份上,他早就告辭離去。
賈詡這種人,趙云知道,向賈詡說什么忠君愛國是沒用的。
因為賈詡首先是謀身,在確保他自身安全的情況下,才有謀人、謀兵、謀國、謀天下,此乃謀士五境。
而作為一個謀士,若連自己的生命都保全不了,何來謀人、謀兵、謀國、謀天下?
所以,運用自己的謀略,讓自己活下來、并且活得有價值,是成為一個謀士最基本的條件。
是故,謀身!是謀士的第一層境界
救少帝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一旦敗露那是必死,以賈詡的性格,顯然是不可能參與的。
趙云有些犯愁,他沒有辦法保證賈詡的安全,那就沒辦法說服賈詡,加入迎救少帝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