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從太常府回來后,請趙云到書房;將與楊彪等人商議的內容,向趙云復述了一遍。
趙云聽后,也不得不佩服這些沉宦官場的老家伙,最擅長借力打力;居然想到調動皇甫嵩東進,轉移董卓注意力。
可以想象,一旦名將皇甫嵩攜大軍東進直逼雒陽,那么董卓必然驚懼,必然派大軍堵截皇甫嵩,屆時雙方必定發生大戰。
而趁董卓顧此失彼之時,就是他們營救少帝的良機。
蔡邕又說,他們還要把剛正不阿的京兆尹蓋勛,引為外援。
說到蓋勛,趙云聽聞這可是個連皇帝都敢懟的猛人。
去年十月,靈帝在平樂觀閱兵后,召見蓋勛問道:天下為什么有這么多叛亂?
蓋勛當即懟道:還不是陛下寵幸閹宦造成的!
當時,剛上任的上軍校尉蹇碩就在一旁,老臉馬上變成豬肝色,恨死了蓋勛。
靈帝又問蓋勛:朕已在平樂觀閱兵,又把西園的財物散發給將士們,有他們在天下還有人敢作亂嗎?
蓋勛又懟道:臣聽聞,以前的君王只夸耀德政,而不看兵力多少,如今叛軍在遠處,陛下卻在眼前閱兵,不僅不能彰顯陛下的果斷剛毅,反而有窮兵黷武之嫌!
靈帝聽后,一反常態,不但沒有生氣,反而稱贊蓋勛說得對,說與蓋勛相見恨晚,朝中那么多大臣,都沒有一個大臣能像你這樣剛直敢言。
想到蓋勛,趙云亦忍不住贊道:“蓋公,敢言他人所不敢言之言,國士也!”
其實,歷史上,蓋勛就曾聯絡手握三萬精銳的皇甫嵩,意圖東進雒陽討伐董卓。
不過,皇甫嵩沒有答應。
最后,蓋勛因為自己勢單力薄,只能放棄。
顯然,如今完全不一樣了,京中有楊彪等重臣聯合蓋勛,蓋勛自然會不遺余力地說服皇甫嵩。
而且,就算如歷史那般,皇甫嵩不愿意出兵,但現在有了楊彪等人起頭,蓋勛手握西都京兆尹之兵,必定也會響應楊彪等人。這對趙云來說,必將是一大助力。
“蓋元固,忠貞之臣,國之大幸也!”
蔡邕對蓋勛也是推崇備至,他相信,只要他們的聯合書信送入蓋勛手中,以蓋勛的性格,必定響應。
“蔡公,亦可向諸公提及,白袍軍愿為諸公助力!”
趙云拱手一揖,剛才蔡邕說過,還未向楊彪等人透露他已經混入京城。但他覺得可以再給楊彪等人一點信心。
蔡邕聞言,好似想起了什么,道:“對了,還有一件事,老夫差點忘了!文先曾提起,董卓揚言要渡河攻打趙州牧!”
趙云一怔,心中暗罵,狗日的董老賊,老子一退再退,你他娘屬狗的啊,咬著不放?
趙云心里雖暗罵董卓,但神色自若道:“蔡公勿用擔心,云在野王有近兩萬大軍,又有野王城之地利,董賊就算渡河北攻,沒有數萬大軍絕難撼動野王城!如此,反而是吾等良機!”
如今,野王城內,兵精糧足,就算董卓幾萬大軍去攻,戰事必然曠日持久。
說實話,現在的趙云正巴不得董卓去碰的頭破血流。
因為就在剛才,趙云收到張烈通過司元商行傳來的消息,典韋、虞虎已經回到野王城,同時還有一個令趙云驚喜的消息。
原來是幾個月前,受何進之令前往河北募兵的張遼,帶著麾下所募的一千新兵去了野王城。
聽到這個消息,趙云激動不已,他這妹夫終于開竅了,不枉他將寶貝妹妹嫁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