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字剛落,高聳的了望車上,令旗擺動。
“殺!”
并州軍大陣,聞令暴喝,發出震天的喊殺聲,萬人大陣,如涌動的潮水撲向野王城。
“弩軍準備!”
城上,令旗高掛,控制床弩的軍士,握住弩機,一弩三矢只等發射號令。
弩軍司馬全神貫注城外,他在計算并州軍與野王城的距離,一旦進入射程,將予以并州軍迎頭痛擊。
漢時,床弩的射程有近有遠,陳球傳中有記載:弦大木為弓,羽矛為矢,引機發之,遠射千余步,多所殺傷!
千步射程,在冷兵器時代,無疑是洲際導彈般的存在。
不說趙云沒有這種利器,就算他有!也無法在南下時,帶上這種極為笨重的巨型床弩。
所以,趙云帶著南下的床弩,是比較普通射程在三百步的床弩,但也僅有兩百床弩。
而且,床弩射程雖遠于弓箭,可也有個巨大的缺點,那就是填弩慢,且費力!
所以,床弩要形成恐怖的殺傷力,必須大規模齊射,形成密集打擊。
“放!”
一聲暴喝在城頭響起,并州軍已進入三百步內。
六百支兒臂粗的弩矢,呼嘯而出,急速撲入密集的并州軍中,撕開一道道血痕,盾裂,人成串,慘叫連連,血灑大地。
“嘶!”
了望車上,呂布倒吸一口涼氣,他沒想到趙云居然帶了這么多床弩入京。
而他與丁原入京時,只帶了少量攻城器械揚聲威,卻沒有攜帶笨重的床弩,因為當時他們的目的是兵諫皇太后,向皇太后施壓除掉宦官,根本就沒有想過會真正打起來,所以也就沒有帶笨重的床弩。
如今白袍軍一輪弩矢,就令他前部陷入混亂,帶走了上百人。
不過,這無法阻擋他進攻的步伐,床弩雖是利器,但上弦太慢,只要熬過兩波,床弩的作用就會大減。
確如呂布所料,城上床弩在發射兩波,并州軍付出近三百人的代價后,已經進入兩百步之內。
這個時候,白袍軍再使用床弩,顯然不再合適,床弩被軍士推動撤向后方。
“弓手就位!”
城上,蕭山拔出配劍,大喝一聲;身側傳令兵高揚令旗。
“嘩啦”一聲,數千手提大弓、背挎箭囊的弓手,動作整齊劃一,貼滿整段女墻。
“準備!”
又是一聲高吼,令旗一變。
數千弓手聞令,彎弓搭箭,動作一氣呵成,寒芒森森的箭矢,直指城外,蓄勢待發。
城下潮水般涌來的并州軍大陣,一步步逼近。
當并州軍進入城上射程時,蕭山嘶聲大吼:“放箭!”
“梆梆~”
吼聲剛落,梆子聲響起。
只見,城頭掠起一團黑云,數千支箭矢向城外并州軍大陣飛瀉而去。
眨眼間,箭簇匯集而成的黑云,一頭扎入盾林之中,盾牌雖能擋下箭雨,但還是響起密集的悶哼聲,中箭的并州軍士永遠倒下了,嚴整的大陣再次出現混亂。
這時,沒人在意倒下的袍澤,并州軍盾兵,高舉大盾加速前沖;所有軍士都知道,這是攻城一方,必須硬著頭皮扛過的坎,怯弱就等于死亡,因為下一波箭雨須臾便至。
緊接著,城上梆子聲大作,又一波箭雨迎頭而來,又有不少并州軍士倒下。
剛才熬過床弩,現在他們還需要熬三波箭雨;那時最前頭的部隊,就差不多接近護城河。他們的弓箭手,便能壓制城頭。
當并州軍沖到護城河岸邊時,并州軍已經付出了近千的傷亡,這就是攻城的劣勢,沒有攻上城時,永遠是先挨打。
所以說,攻堅在兵法中,永遠都是下下策。
當并州軍抵達護城河岸邊,真正的攻城戰,在野王城南門爆發……..
這場戰斗的打響,也向世人宣示,趙云成為天下間,第一個正面反抗董卓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