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有了用新軍與邊關駐軍對調的打算,但這也不是說對調就對調的,這畢竟是關乎代郡,乃至大半個北疆安寧的問題,須慎之又慎。
趙云從城中軍營出來,直直去了郡守府。
在政務堂內,趙云派人把在郡府署中處理事務的別駕沮授、長吏賈詡、代郡太守雍召三人叫了過來。
“參見主公!
”三人聯袂而來,躬身揖禮。
“快座!”
趙云一引側席,待三人落座,說道:“我剛剛從城中軍營回來,新軍操練風雪不輟,吾心甚慰!”
“然新軍成軍時日尚短,略有不足,明年幽冀之戰,恐難當此任!”
“故而,吾意新軍與邊關駐軍對調,以應來年幽冀之戰,三位意下如何?”
雍召一聽,當即道:“胡虜南望之心不死,一旦探知我方精銳邊軍調走,必定復起南寇之念,代地恐有傾覆之危!”
趙云沒有馬上回復雍召,目光投向沮授、賈詡二人,想聽聽二人的意見。
代郡的發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趙云在前些年從鮮卑人手中獲取了大量戰馬,才使趙云有了擴軍的資本,鮮卑人對趙云有多恨,趙云心里很清楚。
正如雍召所言,一旦鮮卑人探知邊關精銳調走,很有可能出兵攻打平城塞、九陽關兩地。
徐晃雖說新軍據險而守,可拒胡虜,但趙云也不敢過于自信。
畢竟,平城塞、九陽關內就是代郡,是他趙云的根本;一旦代郡出了問題,就算在幽冀邊界打敗了袁紹,他也成了無根之木。
沮授迎向趙云目光,拱手道:“而今主公雖得上黨、太原、雁門等地,但三郡人口薄弱,總和不足八十萬,加之代郡,總計亦不過一百四十萬。”
“而冀州袁紹,正是看中我方丁口薄弱,意欲先下幽州各郡國,遏制我方。”
沮授此言很對,趙云雖然拿下了并州三郡,但并州本就是大漢十三州之中人口倒數第二的州,至此時,趙云掌控的人口也不足一百四十萬,實實在在的地廣人稀。
而沒有人口,局限性實在太大,袁紹正是看準趙云沒有拿下幽州另外十個郡國,意圖在來年與趙云相爭幽州。
一旦袁紹先趙云一步拿下涿郡、廣陽、漁陽等人口大郡,那么趙云這位幽州牧,就被堵死在了北疆。
沮授繼續道:“來年幽冀之戰,不容有失!而今新軍力有不逮,唯有調回邊軍,以雷霆之力,擊碎袁紹北圖之念!”
雍召在北疆待了太久,始終認為胡虜是心腹大患,當即反駁道:
“新軍成軍時日尚淺,如何保證邊關安危,萬一邊關失利,后果不堪設想!”
沮授回道:“平城塞、九陽關乃北疆險地,新軍雖有不足,然據險而守足矣!”
“況且胡虜不善攻堅,又有兩千強弩老軍,以強弩布關,胡虜安敢南望?”
雍召無法反駁,新軍人數比原本曹性、周倉手下兵力多一半,又是據險而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