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袁紹,似乎看到了趙云縮回貧瘠的北疆。
袁紹斗志昂揚,看向謀主逢紀,贊賞道:“能得方城,元圖當居首功!”
“全托主公鴻福!”
逢紀謙遜地一揖。
其實,逢紀也認為這完全是他的功勞,若非他,現在可能已灰溜溜地撤往巨馬水南岸,哪有如今的大好局面?
袁紹又看向一員頂盔披甲的將領,笑著說道:
“王將軍深明大義,乃吾之幸也!即日起,由王將軍牧守涿郡!”
這其實是王門投降袁紹的條件,涿郡太守一職。
“末將謝主公!”
王門大喜,袁紹言而有信,果真任命他為涿郡太守。
田豐、審配不禁向王門投去鄙視的目光,雖然王門投降讓他們在幽州打開了局面,但這樣的人讓他們很瞧不起。
郭圖扒著光滑的兩撇鼠尾胡子,暗道:早知道我把這事攬過來,立功的就是我了!
看來我得出一計曠世奇謀,穩固我在主公心中的地位。
“趙云小兒將至,諸君當戮力同心,共誅趙賊,救幽燕萬民于水火!”
袁紹滿懷憧憬,他此次興兵攻打幽州的口號,便是救幽燕萬民于水火。
“主公心懷萬民,吾等自當竭盡全力!”一眾文武紛紛拜倒,齊齊應和。
“諸君請起!”
袁紹心中激蕩,我麾下謀臣如雨,猛將如云,早晚必誅趙云小兒,成就河北霸業,雄視天下。
但就在袁紹豪氣萬丈時,袁紹長子袁譚急匆匆奔至堂外,欲言又止。
袁紹見了,眉頭一皺,對堂外道:“汝有何事?”
袁譚是袁紹嫡長子,去年袁紹響應討董,留在京中的袁隗以及袁紹兄長袁基一家,如正史一般,被董卓屠殺殆盡,袁紹感念兄長袁基無后,便把嫡長子袁譚過繼給袁基,以嗣其后。
今年,袁譚剛剛二十歲,長相俊美,儀表堂堂。
不過,比他老爹袁紹要差一些,比三弟袁尚也要差一點,又因他母親生他時,差點難產而死,所以他母親反感他。
而后來,在他母親生三弟袁尚時,又非常順利,這讓他母親更反感他。
這就導致母親老是給父親吹枕頭風,使得父親更喜愛三弟袁尚。
這讓他既不滿,又擔憂。
剛剛外兄高干找到他,他真不想淌這渾水,可外兄高干向他保證,這次只要幫著說好話,以后陳留高氏就是他的外援。
想到自己姑父家的實力,袁譚特意跑來見袁紹,準備幫一把外兄高干。
袁譚躬身進入大堂,偷偷瞥了一眼心情不錯的父親,作揖道:“外兄在堂外求見父親!”
高干不是領兵去安次了嗎?
袁紹微怔,隨即見袁譚畏畏縮縮地樣子,心頭一沉,暗道:莫非高干又干了什么錯事,找顯思給他說情?
在場除了袁紹這么想,逢紀等一眾謀士也心頭咯噔一下,昨日高干才領兵去安次,現在找主公長子傳話求見,肯定又出了事情。
袁紹胸腔起伏,每次遇到高興的事情,高干總會干出點事來,慍怒道:
“讓他進來!”
袁譚頭皮一緊,連忙跑出大堂。
少頃,在袁紹以及一眾文武的目光中,高干光著上身,背負荊條,垂著頭進入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