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涿郡,陽鄉城。
這里是賈詡領一萬大軍屯駐的地方,這幾天趙云在安次與張郃、鞠義斗智斗勇。
賈詡也沒有閑著,要知道,涿郡才是袁紹主攻的地方,戰事的激烈程度,比安次更灼熱。
這兩三天,袁紹麾下第一猛將文丑,領一萬冀州軍,跨過陽鄉城南面的圣水河,向陽鄉城發起攻擊。
陽鄉城上,賈詡手扶城垛,微翕著幽深的雙目,凝望著城外涌出大營集結的冀州軍。
很顯然,新一天的攻防戰,又要開始了!
“軍師,我方兵力、戰力,皆不遜于敵軍,為何只守不攻?”
閻柔這兩三天,心里一直憋著一口氣,他搞不明白賈詡為什么要這么做?
難道是文人不敢戰?
賈詡收回目光,看向閻柔道:“若我軍出城一戰,閻將軍有幾成勝算?”
“以我方精銳步軍正面交鋒,再輔以三千烏桓精騎,末將有七成把握!”
閻柔挺起胸膛,極為自信道。
“七成勝算,確實很高了!”
賈詡淡淡一笑,慢悠悠地說道:“但是閻將軍可有想過,勝利的代價有多大?”
閻柔語氣一滯,他很想說打仗哪有不死人的,能贏不就好了?
賈詡繼續說道:“古往今來,所有戰爭打的都是錢糧和綜合實力!”
“須知,冀州人口殷實,袁紹沒了這一萬人,對他影響甚微,而我們卻不一樣!”
“閻將軍你知道嗎?代地如今已無兵可募,幽州其余諸郡,亦未被主公掌控,若我軍在涿郡折損太重,就算擊退了袁紹,還有余力震懾廣陽、漁陽、右北平,以及幽東數郡嗎?”
這些年,趙云在代郡幾十萬人中,陸陸續續募兵總數超過四萬人,也就相當于十五個人里面就有一個當兵的,兵源已經嚴重枯竭。
而袁紹完全不一樣。
袁紹兵進幽州,就像現實中的富二代創業,第一次失敗了,他還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多次機會卷土重來,因為他有這樣的家底,可以允許他失敗多次,吸取經驗。
然而趙云,就像草根創業者,他只有一次機會,如果這次把積攢多年的本錢打光了,那么很難有機會從頭再來。
歷史上的公孫瓚,其實就是最好的佐證;在歷史上,初期公孫瓚幾乎是壓著袁紹一頓狂揍,打得袁紹節節敗退,袁紹還曾主動交出冀州百萬人口大郡渤海郡給公孫瓚。
但后來公孫瓚在界橋一敗,就從此一蹶不振,因為公孫瓚家底遠不如袁紹,敗一次就沒什么機會了。
而現在的趙云,甚至還比不上歷史上的公孫瓚。
聽了賈詡之言,閻柔因自己的目光短淺,而低下了頭。
他意識到,自己只看到了眼前的勝利,卻忽略了幽州并不像冀州一樣,是一個整體;若是白袍軍在涿郡折損太重,那么處于觀望狀態的幽州數郡,必然割據一方;白袍軍也會因此江河日下。
見閻柔羞愧的樣子,賈詡心頭暗贊:此子雖沖動好戰,但若經歷一番磨礪,必是大將之材!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