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權力是滾燙的,握在手中久了,就會愛不釋手。
公孫范不禁在想,若是我自領遼西太守,將燕南四縣并入右北平,那我不就與遼東公孫度一樣,是一方諸侯了嗎?
況且,王松等人也不會乖乖交出手中的鹽鐵,屆時漁陽、右北平、遼西三地之力,擰在一起,足可抗拒趙云,自治一方,豈不快哉?
權力這個東西,就像毒藥,一旦沾上就會欲罷不能!
公孫范越想越激動,暗道:趙云小兒,乃一介卑賤之人,都能自立一方,而我公孫楷模難道就比他差了嗎?
第二天,公孫范一大早前往右北平郡無終縣,那里有公孫瓚留給他的六千兵馬,負責駐守無終道,防備遼西烏桓人。
漢時,華北平原與東北平原之間來往,不像后世有傍海的坦途遼西走廊。
在漢代,遼西走廊大部分在海水覆蓋之下,是無法通行的。
所以,在漢時想要在華北平原與東北平原之間來往,就必須翻越橫在兩個平原之間的燕山山脈。
而翻越燕山山脈只有三條路,最出名的是盧龍道,戰國時期燕將秦開大破東胡,將燕國領土推至東北平原,走的就是盧龍道。
其次是無終道,這條路以無終縣為起點,是三條道路中翻越燕山抵達遼東最快捷的路,也是遼西烏桓人入侵的主要道路。(盧龍道有松亭關之險,烏桓人很難逾越,而無終道相對于盧龍道要容易逾越。)
最后一條是漁陽北部的平岡道,不過漢時這條路還未完全開發,是一條必須要有向導帶路才能通行的路。
三年前,張舉造反,在騎兵盡滅后,向素利求得一萬鮮卑騎兵,走的就是漁陽北部的平岡道。
所以說,在漢時要想去遼東,只能走盧龍道、無終道、平岡道這三條翻山跨河的道路。
而公孫瓚白馬將軍的威名,就是靠打烏桓人打出來的,所以盧龍道、無終道這兩條翻越燕山的核心道路,都在公孫瓚的掌握下。
公孫范抵達無終后,派人將駐守松亭關的單經,與駐守無終道明月關的田楷召集了起來,打算將自立的想法透露給二將。
田楷、單經是跟隨公孫瓚多年的老部下,公孫瓚死在了中原,二將曾痛哭流涕。
同時,二人一直沒有忘記公孫瓚臨走時的交代,一直死守在兩條要道上,阻擋烏桓人入侵。
一聽公孫范想要自立,二人沉吟不語,若是故主公孫瓚說要自立,兩人二話不說就會支持,但公孫范想自立,這就需要慎重考慮了。
不說幽州牧趙云逢戰必勝,就說公孫范的能力與故主相比可差遠了。
可以想象,公孫范一旦打出自立的旗號,那么趙云必定領兵殺來。
公孫范能擋得住嗎?
別今天自立,明天就被砍了腦袋,那可是個和夜郎自大差不多的笑話。
田楷、單經半響不吭聲,公孫范非常不滿,若是公孫瓚那個死鬼這么說,二人早就答應了吧?
公孫范語氣不滿道:“田將軍、單將軍有什么就說出來!”
田楷抱拳一禮:“末將有戍守明月關,嚴防胡虜之責!”
田楷話里,既不支持公孫范自立,也不阻止公孫范自立,回答的模棱兩可,有點置身事外的感覺。
“末將也有戍守松亭關,嚴防胡虜之責!”
單經也想置身事外,你公孫范不自量力,是你的事,我才不摻合。
“你們…”
公孫范氣急,臉色瞬間冷了下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