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沉思良久的田豐,踏步而出,躬身施禮道:“主公,趙云兵鋒之利,利在突騎;而應對騎兵,最有效的方法,無外乎以騎制騎!”
袁紹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應對騎兵最有效的方法確實是以騎制騎,這也是他聽從郭圖提議,出兵攻略青州的原因。
但是,現在青州還沒有完全打下來,派往遼東聯系公孫度的人,也還沒有消息,從遼東購買戰馬也就還是沒影兒的事情,更不要說組建騎兵以騎制騎了。
田豐繼續道:“然而,趙云南下在即,我方唯有退而求次,效仿衛大將軍當年,以車制騎,量造武剛車!”
武剛車,長兩丈(4.6米),闊一丈四尺(寬3.2米),是西漢時期改良的一種集運輸與作戰為一體的多功能戰車。
車上覆有牛皮犀甲,既能防火,又兼具防御力。
作戰時,武剛車與武剛車之間勾連在一起,車身前部可豎起一面堅固的屏風,宛若巨盾,屏風上開有箭孔,可架設強弩打擊敵人。
漢武帝時期,大將軍衛青在與匈奴的作戰中,就常用到武剛車組成一道銅墻鐵壁,抵御匈奴騎兵。
“荒謬!”
田豐話語剛落,一聲極為不屑的聲音暴起!
只見許攸出列,對袁紹拱手道:“主公,田元皓此言,滑天下之大稽也!趙賊用兵,狡詐如狼,最擅分化瓦解,步步蠶食!”
“且麾下突騎來去如風,捉摸難定。而武剛車沉重笨拙,與當日安次強弩之陣何異?若依田元皓之謬言,必然重蹈覆轍,再現安次之殤。”
上次在冀北文安,被田豐大罵蠢貨,許攸一直懷恨在心。
一聽田豐提議量造武剛車抵御趙云,許攸馬上抓住武剛車沉重笨拙的缺點,攻訐田豐。
并提醒袁紹,年初在安次,鞠義與審配擺下強弩之陣,可謂是銅墻鐵壁,但還不是因為笨拙的緣故,被趙云麾下騎兵按地上摩擦,最終造成審配、鞠義二人,一死一降,全軍覆沒。
袁紹聞言,心有余悸地點了點頭;戰車發源于夏商時期,興盛于春秋戰國,可隨著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大興騎兵后,戰車不靈活的缺點被無限放大,戰車也就逐漸沒落。
袁紹是比較了解趙云的,趙云用兵與狼無異,幾乎從來不會正面攻擊,而是像狼捕捉獵物一樣,環視在獵物身邊,慢慢消耗你,慢慢尋找你的破綻,在你就要崩潰的時候,予以致命一擊。
若依田豐之言大量制作笨拙的武剛車,有何用處?
田豐聞言大怒,許攸這個混蛋,似乎天生與他作對的,一口咬著武剛車的缺點,卻抹殺了武剛車的長處和優點,怒目相視道:
“許子遠,冀州大地一馬平川,若無重陣阻趙云于邊境,其麾下突騎一旦殺入冀州,必將掀得冀州翻天覆地。”
一聽此言,袁紹猶豫不決的毛病又犯了。
他覺得田豐說得也對,如果不打造一道銅墻鐵壁,那就無法阻絕突騎兵殺入冀州,到那時以騎兵的機動性,必定搞得冀州內部雞犬不寧,人心惶惶。
就在袁紹不知該聽誰的好時,逢紀出列躬身道:
“主公,欲御鋒矛,當有堅盾!屬下贊同量造武剛車,同時我方應構筑邊境工事、加固各地城池,增強防御,以拒趙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