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縣。
此地是張繡駐地,位于斥丘城東南方向,兩縣地界同樣接壤,兩城之間相距六十里左右。
若從地圖上看鄴城、斥丘、魏縣三地,就能非常直觀的看出,三地呈現三角結構,能做到攻守兼備,也就是常說的犄角之勢。
這些年,張繡最大的心愿就是搶回嬸嬸鄒氏。
但最近,他聽說嬸嬸鄒氏給趙云生了一個兒子,已有兩三歲了,好像叫趙寰。
聽到這個消息,張繡心如刀絞,但他還是想搶回嬸嬸。
懷著這樣的目的,張繡對元城發起了一輪輪迅猛的攻擊,但都以失敗告終。
魏縣北城樓內,張繡推開城樓窗戶,習慣性的北望,因為他的嬸嬸就在那個方向。
張繡有些出神,一想到嬸嬸鄒氏,他的心情就像窗外的雨,一發不可收拾…..
張繡暗自神傷,嬸嬸,繡這輩子還能見到你嗎?
當年….若非我多看了你一眼,叔父就不會把我調離密城,那么叔父也不會心煩醉酒,那樣趙賊就奪不了密城,你也不會落入趙賊手中;都怪我,這一切都怪我…..
“啟稟將軍,近日白袍賊探子不斷試圖深入我方偵查,似有反擊之意。”
就在張繡臨窗暗自神傷時,一名秦軍斥候頂著滂沱大雨,飛奔上城樓向張繡稟報。
聞言,張繡眉頭一皺,他在魏縣三年了,與元城郝昭也對峙了三年。
這三年來,白袍軍還是第一次如此頻繁的深入偵查。
難道真如斥候所說,郝昭想要反擊了?
沉吟片刻后,張繡恨聲道:“命支胡赤兒領精騎出城,白袍賊膽敢深入一步,全力絞殺!”
“諾!”
……
元城。
元城與張繡駐守的魏縣東西相對,雙方以黃河改道前的大河故瀆為界。
大河故瀆雖然不再是黃河河道,但一到每年夏天大河故瀆就會因雨水增多,由小水溝逐漸變成河流。
如今,已是五月,特別是這幾天,接連豪雨,大河故瀆的河面一天比一天寬。
河岸邊,陽平都尉郝昭頭戴斗笠,身披蓑衣,帶著幾個親兵親自查看水流量激增的大河故瀆。
郝昭望向對岸,據他估測昨日到今天,河面起碼又寬了數米….
若是一個月之前,他倒希望河面越寬越好,那樣就能依靠寬闊的河面,狠狠阻擊敵人。
但現在嘛,郝昭真懷念春冬時節,那個時候大河故瀆河床裸露,涉水便可過河。
腦中這個念頭,令郝昭自嘲地笑了笑,冬春距現在還有大半年時間,張繡可不會在魏縣等著他。
就在五日前,郝昭收到一封期待已久的信。
信是趙云的親筆書信,趙云在信中說;時機已至,吾即將奔襲河東,望諸位將軍密切監視敵軍動向!
得到這個消息,郝昭非常激動,當即派出精銳斥候深入魏縣,偵查敵方動向。
其實,之前漳北白袍軍一直采取防守措施,并非沒有與秦軍野戰的實力。
而是,奪取漳南的計劃,根本就不是在漳南與秦軍硬碰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