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曰:朕奉天啟運,建國立邦,朕聞圣君治世,必有賢臣,此國家之干城也!”
殿中百官一聽,都忍不住激動,雖然他們大多數人,都提前得到消息將擔任何職,但還沒有走正式流程。
只聽,謝頏扯著還沒有完全變聲的公鴨聲,接過小太監遞上的詔書,繼續宣讀道:
“大都護賈詡,才高八斗,智略過人,隨朕伐董卓,破袁紹,定幽州,安并北,功勛卓著,特封其為正二品,中書令,易陽侯!”
“臣賈詡,謝大王隆恩!”
殿中右首第一人賈詡,手持朝笏出列,大禮拜倒。
這時,候在殿側的宦官中,一人捧著敕封詔書,一人捧著中書令印綏,趨身至賈詡身側。
一個月前,定下稱王決議時,趙云就向賈詡、沮授、趙該三人,提出了改進官制的問題。
如今,這事經過賈詡等人一個月的查遺補缺,已把趙云提出的三省六部制,和九寺五監制完善,并且定下九品官階,不再沿用漢朝的以石論階。
現在,趙云當先任命最早跟隨自己,且軍功卓越的賈詡,擔任三省之一的中書省長官中書令,官階正二品,其地位相當于是大明的首席宰相。
同時,又授爵賈詡,易陽侯。
之前漢朝,承襲的是秦朝的二十級軍功爵位制度。
在漢初時,二十級軍功爵位制度,還能激發漢朝軍人建功立業之心。
但隨著時間推移,二十級軍功制度就被漢室給玩壞了,變成了妥妥的福利爵位,一遇重大喜事,就給全國人民晉爵。
到最后,全國人民基本都有了爵位,這就導致二十級軍功爵位爛大街了。
最終的結果就是,天下臣民對晉爵都不感興趣了。
而在漢末,能激發軍功的,也就僅剩侯爵了。
既然侯爵,成了天下臣民公認的爵位,趙云也就順應時代,如歷史上曹魏那般,設置多個侯爵,以達到激勵臣民的目的。
趙云設立的爵位共分八級,最高級別為縣侯,也稱萬戶侯。
以下,分別是鄉侯、亭侯、都鄉侯、都亭侯、關內侯、名號侯、關中侯。
其中,名號侯和關中侯,相當于是榮譽稱號,沒有食邑,只有封侯的榮譽。
而這兩個侯爵以上六級,都是有食邑的,比如賈詡的易陽侯,就有一萬戶的食邑。
賈詡也沒想到,趙云居然封他萬戶侯,這是對他何等的器重與肯定啊!
賈詡大禮謝恩,躬身接過詔書和印綏,回歸隊列中。
只聽,謝頏繼續宣讀:
“別駕沮授,學富五車,勤國濟民,助朕富民強兵,此國之干臣也,特封其為正二品,尚書令,廣平侯,食邑三千戶!”
沮授這些年,主管政務,為趙云治理地方,安撫百姓,積蓄錢糧,募集兵員,就像是趙云的蕭何。
“臣沮授,謝大王隆恩!”
右首與賈詡并列的沮授,同樣持朝笏出列,大禮拜倒謝恩。
沮授的尚書令,總領六部,權力極大,地位也相當于是宰相。
不過,沮授這些年沒有機會上戰場,所以軍功不如賈詡,雖然與賈詡都是縣侯,但食邑低于賈詡。
“治中趙該,才學洪量,其性之義,其行之良,助朕安內固國,此國之肱骨也,特封其為正二品,侍中,漁陽侯,食邑兩千戶!”
趙該在歷史上雖然以劉虞別駕的身份,被一筆帶過,但趙該只是沒有遇到成功的老板,所以沒有名氣。
其實,趙該非常有才能,這些年與沮授總領州府,亦立下了汗馬功勞。
況且,趙該還是趙云的小舅子,乃皇親國戚。
當然,趙該這個小舅子比趙云還大十多歲。
趙該的侍中,其實就是大漢官職里的侍中承襲而來,但趙該的權力更大,總領三省之一的門下省。
可以說,賈詡、沮授、趙該三人,就是大明的三位宰相,位高權重。
三位宰相的地位確立后,只見謝頏又拾起一封詔書:
“代郡太守甄豫,忠貞不二,為官至清,執政至廉,此為政之楷模也,特封其為從二品邯鄲尹,廣陽侯,食邑兩千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