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太監奉上筆紙至郭嘉、徐庶二人身前的矮幾上,因為二人的職務是中書舍人,有記錄皇帝與三位宰相商談內容的責任。
當然,在另一邊,還有史官記錄君王的言行。
五人各自落座后,趙云遞出手中兵部奏折:
“諸位愛卿,這是兵部初步規劃的七大軍團,諸位愛卿都看一看,一起拾遺補缺!”
七大軍團的奏折在殿中無聲傳閱,對于設立軍團制,其實不是趙云一個人的想法。
而是趙云與在座五人共同的想法,當初,趙云在魯陽誅殺呂布后,定的下一個目標,是趁誅呂布的赫赫聲威,一鼓作氣滅了兗州曹操。
但是,曹操似乎也意識到自己被盯上了,當即在兗州收縮防線,堅壁清野,如烏龜一般縮進城池里。
當時得到這個消息,趙云知道他的打算落空了。
也意識到,想滅掉曹操,并非想象中的那般簡單。
如果當時,他揮軍深入兗州內部,攻打曹操死守的堅城,那么他就會被曹操拖在兗州戰場,猶如大鵝打小烏。
而曹操自然不會坐以待斃,肯定會尋求外援,開辟第二、第三戰場。
如此,趙云就會面臨數線作戰。
所以,趙云果斷放棄了出兵打算。
但是,總不能不想辦法解決曹操吧?
于是,趙云回到邯鄲后,就把賈詡、沮授、趙該、郭嘉、徐庶五人召集起來,商議如何應對曹操的縮頭龜戰法。
在當時,大家都覺得,要想辦法把曹操引出城打。
但人家曹操可不是呂布,怎么會傻乎乎的放棄堅城出來挨揍。
就在大家苦思對策時,郭嘉對趙云說,縱觀主公用兵,最善用險,以險制勝,不知主公可愿來場大的?
勝則,五年之內橫掃中原
敗則,失中原三郡,退守河北。
一聽此言,趙云當時哈哈大笑,他有如今的地位,皆是險中求勝,便對郭嘉說,再冒一次險又有何妨?
于是,郭嘉就說,那么主公就不要稱王了,直接稱帝。
當時,此言一出,可謂是弄的趙云幾人俱驚!
要知道,稱王與稱帝,完全是兩個概念。
因為在秦朝之后,“王”成了次于“帝”的尊號,如果趙云稱王,那么在前有袁術、呂布、袁紹的先列下,以趙云當今的實力,稱王是無可厚非的。
而且,這也并不違背漢家的統治。
但是,若趙云直接稱帝,那么就與歷史上稱帝的袁術一樣,變成了公然叛漢。
然而,就在趙云等人震驚時,郭嘉笑問趙云,主公您說,曹操得知您稱帝了,他該怎么做?
他曹操還能縮在兗州,不聞不問嗎?
屆時,不管曹操愿不愿意,都必須站出來討伐主公。
如此,曹操不就從城里出來了嗎?
隨即,郭嘉又給趙云列出十勝十敗論。
郭嘉說,曹操立劉政為帝,雖看似占據大義,但劉政在天下臣民心中影響甚微。
而主公你,恩澤河北多年,深得河北民心,另外河北乃趙地,主公乃武靈王后裔,復建趙氏基業,此乃名勝。
第二,曹操弱居兗州,乃四戰之地,而主公不僅雄踞河北,更是踏足中原三郡,此乃力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