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主公若稱帝,曹操必然糾結天下諸侯來伐,這看似聲勢浩蕩,然諸侯心,焉能同心?
而主公你,上下一心,此乃信勝。
第四,曹操用人雖看似度量宏大,但真正重用的人,其實都是曹氏、夏侯氏宗族,以及豫州人士,并不是本土兗州人士。
而主公你,知人善用,用人不疑,不論親疏遠近,各州人才只要有才能都大膽的使用,故而此乃度勝。
第五,曹操所居之兗州,地小民薄,卻有十萬兵丁,兵役累累,民眾苦矣。
而主公你,擁民眾千萬,卻從未強征一兵一卒,此乃明勝。
第六,曹操立劉政為帝,看似心懷漢室,實則行董賊之事,圖謀社稷。
而主公你,侍亡漢三載,誅呂布以復漢仇,此乃道勝。
第七,曹操嚴以律人,卻寬以待己,而主公謹身自律,恩威待人,此乃治勝。
第八,曹操為人沖動,意氣用事;而主公你,雖勇冠天下,卻善思愛謀,此乃謀勝。
第九,曹操殘暴嗜殺,攻城掠地,屠城滅邑;而主公你,治軍嚴明,與民無犯,此乃德勝。
第十,曹操廣興屯田,以分田之術,變民為奴;而主公你,輕徭薄賦,廣布仁愛,此乃仁勝。(曹操推出的屯田制,確實達到了充盈倉稟的目的,表面看是非常先進的,其實屯田制就是把百姓變成農奴,以此滿足曹操對糧食的需求,所以這個制度對百姓來說,完全就是極盡剝削的苛政。)
當時,聽完郭嘉這十勝十敗論,趙云震驚的無以復加,他沒想到,郭嘉居然也給他總結了十勝十敗論?
而且,對面還是曹操。
當時震驚過后,趙云采納了郭嘉的提議,一步到位,直接稱帝。
表面看,稱帝確實狂妄,但趙云不是歷史上的袁術。
首先,他雄踞河北,治下擁有一千多萬百姓,若征兵的話,可以在幾個月內拉起數十萬大軍。
另外,這幾年他鼓勵商業,大力發展經濟,治下政通人和,河北經濟的實力已冠絕天下。
而且,他坐擁的河北,不像袁術的淮南,乃無險可守的四戰之地。
正如郭嘉所說,即便稱帝后遭到各地諸侯討伐,最壞的結果大不了失去如今占據的中原三郡。
但他還有黃河這道天然的屏障,可以退守河北。
當然,趙云也不認自己會敗,因為自從他去年打服草原諸部后,獲得了數量龐大的戰馬,組建了龐大的騎兵。
另外,趙云手中還捏著的一件冷兵器時代的大殺器,雙邊馬鐙。
可以想象,一旦將麾下數萬鐵騎配上雙邊馬鐙,即便天下諸侯全部上,也將把他們踏入塵埃。
所以,這些就是趙云稱帝的底氣,他打算來一場驚世大戰,一舉滅殺各地諸侯。
言歸正傳。
七大軍團的規劃書,在賈詡五人一一過目后,趙云道:“諸位愛卿有補充嗎?”
尚書令沮授拱手道:“陛下,臣認為七大軍團兵力薄弱了些,故而,提議募兵二十萬,橫掃天下!”
“臣附議!”
侍中趙該也當即表示贊同。
趙云目光看向賈詡。
見趙云投來目光,賈詡拱手一揖:“陛下,臣亦附議募兵,不過呂布遺留的關中殘部,應盡快解決!”
在賈詡看來,募兵是肯定的,但呂布在關中還遺留了數萬兵馬,如果能快速解決,不僅少一個敵人,還能獲得數萬現成的兵馬。
趙云頷首,“文和所言甚是,關中之事必須在今年解決,這樣吧,文和出任大司馬,親自去河東負責關中之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