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輕輕躍起,落到潭邊的一塊大石頭上。
石頭高丈余,上半部已被削平,恰好成了一處打坐冥想的好地方。
趙升盤膝跌坐,望著從斷崖后方升起的一輪紅日,緩緩吐出一道氣柱,接著念誦起了經文:
“……至道不煩訣存真,泥丸百節皆有神。發神蒼華字太元,腦神精根字泥丸。眼神明上字英玄,鼻神玉壟字靈堅。耳神空閑字幽田,舌神通命……”
其音如流水,又如山林霧氣,無相無間,千變萬化。
隨著誦經聲傳遍周圍,一只毛發蓬松,體長三尺的紅毛松鼠忽然從樹枝上一躍而下,轉眼間來到石頭下方,趴地聆聽起來。
不多時,一頭通體潔白的白鹿從林中跑出來,也來到石頭山房,臥在青草地上靜靜聆聽。
在此之后,蒼鷹,青狼,山蟒等等動物先后抵達水潭邊,俱都圍在石頭周圍,靜靜聆聽道音。
太清洞天實乃太清靈界最為罕見的一處洞天福地,無數年來,一代代在洞天內的繁衍生息的生靈,生來就擁有一絲靈性。
今日,趙升初次誦念《黃庭內景經》,立刻將周圍的生靈吸引過來。
可以預見的是,只要這群生靈多聽幾回經文,早晚都會啟靈開智,成為一頭頭通人性的靈獸。
就當趙升誦經作課的時候,煉心谷各處先后響起一陣陣誦經聲。
經音高低語速不盡相同,但都多多少少帶著某種韻律。
山谷里的生靈,終于迎來了千載難逢的大機緣,一些靈性頗高的動物很快被周圍的誦經聲吸引,紛紛前往那處聆聽經文。
太陽漸漸升高,煉心谷內陸續多了一處又一處百獸聚集的神異場景。
……
從那天開始,化為“凡人”的趙升開始每日誦經作課,也開始砍柴做飯,登高望遠的悠閑生活。
相比其他急于求成的外門弟子,趙升絲毫不急,每日按部就班的誦經作課,閑事游山玩水,不忘與人交際。
半年下來,他倒是結交了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
同樣在這半年里,有一人突然體悟天心,從兩部經文中幸運悟出一門修行之法,最終成功踏過煉心路,順利離開了煉心谷。
看到有人成功出谷,眾修士氣大振,沒過多久先后有數十人嘗試闖過煉心路。
只可惜僅有三人成功出谷,絕大多數都以失敗告終。
趙升一直默默觀察,從始至終都沒有嘗試之意。
因為他非常清楚,太清宗不可能放任一群外門弟子不管,不然有人在暗中監控著所有人的情況。
盡管他明面上“身世清白”,但只要用心總能查出他的馬腳。
太清宗內高手如云,勢力深不可測,一旦它認真起來,幾乎沒有人能躲過它的追查。
七八年轉瞬即逝,煉心谷內如今冷清了許多,僅剩下八十四個外門弟子無法悟出己道,始終走不過煉心路。
這一年,趙升覺得時機已經成熟,于是在夏秋交接之時第三次嘗試走煉心路。
這一次,他熬過無數考驗,最終解開封印,“艱難”得渡過了入門考驗。
一天之后,趙升踏上接引青云,在眾人羨慕的注視下飄然遠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