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無歲月,轉眼已是十年之后。
夜色褪去,天邊漸漸亮起一絲魚肚白。
昨日一場大雨,不僅洗去了靈璧山上的燥熱,更讓山林間的草木越發蔥翠鮮活。
沒過多久,一輪紅日從東面群山露出半個頭來,陽光穿過山間薄霧,照亮了靈璧山腰的一處斷崖。
此刻,趙升盤坐于斷崖之上,神情淡然的眺望著遠方冉冉升起的太陽,全身上下升騰起一層金光。
一絲絲,一縷縷的大日紫氣從天而降,慢慢融化進體表金光里面,最終成為護體金光的一部分。
這個過程周而復始,一直到太陽完全升上天空,大日紫氣完全消失,放才戛然而止。
這時,趙升緩緩站了起來,抬頭望向靈璧山外,于此同時護體金光收斂入體內。
靈璧山以西三百里,有一座繁華熱鬧的城池,此城叫作荊河城,城中居民近百萬,乃是衛方郡郡治所在,同時也是方圓千里內最繁華規模最大的一座城池。
趙升凝望著三百里外的荊河城,清澈見底的眼眸深處,忽然浮現出一副奇異景象。
就見荊河城上空,憑空涌現大團斑斕絢爛的云霞,云霞劇烈翻涌震蕩,每每折射出無數種“色彩”,“色彩”即清又濁,充斥著無數難以形容的念頭和欲望。
道家仙賢曾經把世俗人間視為紅塵濁世。
先如今,荊河城上空的這團斑斕絢爛的云霞,正是紅塵之氣顯化。
此刻,七八枚銹跡斑斑,樣式古樸的五株錢,赫然正在紅塵云霞深處載沉載浮,表面銹跡一點點被紅塵氣磨去。。
隨著時間的流逝,五株錢上的銹跡慢慢減少,某些地方已經重新煥發光彩,隱隱散發出某種古老氣息。
趙升凝望了一會兒,忽然心念一動,只見一道金光陡然從三百里外激射而來。
轉瞬間,金光落入手中,化作一枚金燦燦,嶄新干凈的五株金錢。
“十年紅塵煉,方得一清錢。慢,太慢了!”趙升搖頭嘆息著,慢慢將手上的清靜錢收入袖底。
然后,他將視線從三百里外收回,扭頭望向靈璧山,看到茂盛蔥翠的林木深處,一座青磚黃瓦,古樸典雅的道觀若隱若現。
道觀中間的牌匾上書寫著“靈璧觀”三個大字。
觀前廣場上,赫然立著一座門樓,門樓連著一條寬約兩丈的青石路,層層石階延綿到了山下。
這個時候,青石路上已有一個個香客的身影,他們沿階而上,慢慢接近位于半山腰的靈璧觀。
十年前,趙升走出煉心谷,然后就在問心殿立下道誓,同時也順利領到了一塊弟子腰牌。
再然后,他就被打發下山,成了靈璧觀觀主。
太清宗行事太過出人意料,與外界絕大多數修仙宗派的修行理念截然不同。
按門派長老的話說就是,本宗修行以自悟為主,凡本門弟子必需去往紅塵濁世歷練。
因此,這一屆的外門弟子入門不久,就被統統打發下山,成了一座座子孫觀的觀主。
趙升身為靈璧觀之主,同樣也管理著周邊千里疆域。
疆域范圍內的山神,土地,水君等一眾“神靈”也受其管轄,同樣可以隨意驅使。
太清洞天與靈界的規則大相徑庭。
無數年過去,太清宗早已在這座真仙洞天建立了一套周密嚴謹,等級森嚴的統治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