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天下封神,以及建立起十萬子孫觀后,太清宗道統變得無比穩固,億萬年來太清洞天秩序井然,規則有序,沒遇到過一次可以顛覆太清宗的大劫。
當陽光越過門樓,落到道觀牌匾上面之時,靈璧觀大門緩緩開啟,兩個灑掃道人走出大門,開始清掃觀前的臺階和廣場。
幾名香客終于來到道觀門前,他們俱都神情虔誠的走入觀內,開始上香拜神。
這時,趙升收回視線,身影忽然隨風而散。
稍后,道觀深處的太清寶殿內,趙升先是向供桌后方的祖師神像拜了拜,然后轉身走到大殿東側。
這里的墻壁上,描繪著一副名為祖師布道圖的古畫。
畫中靈山巍峨,林木幽深,而在一株菩提古樹下,盤膝跌坐著一位仙風道骨的老道士。
老道士身后一左一右立著兩個唇紅齒白的道童,左邊道童雙手捧著一柄拂塵,右邊道童則捧著一本經卷。
在老道士對面,赫然坐著一個個相貌各異,神情肅穆的道人,他們有老有少,皆近乎虔誠的聆聽著祖師教誨。
趙升面對古畫而立,忽然沖那位捧書的道童深深一稽,同時敬聲道:“外門弟子趙升,懇求侍書祖師現身一見!”
話音剛落,只見畫中那位手捧書卷的道童忽然動了動,接著就“活”了過來。
下一刻,道童緩緩從畫中走出,一步落到他的面前。
為了穩固和延續道統,太清宗在本宗洞天內建立了十萬座子孫觀,每個道觀都建在靈脈地脈匯聚的節點,觀內建筑風格和形制近乎一致。
每座子孫觀內,同樣都有一副祖師布道圖。
每副祖師布道圖中,俱都蘊養著七縷“真靈”烙印。
除去侍書和捧塵兩位之外,菩提樹,靈山…乃至祖師坐下蒲團俱都蘊含一縷真靈烙印,各自負責著一方面的事務。
侍書童子正是負責管理太清宗的所有經卷典藏,所屬靈寶洞天又名“書海福地”。
侍書童子看著矮了他半頭的趙升,不由點了點頭,老氣橫秋的問道:“小子,你喚醒本祖所為何事?”
趙升彎腰半蹲著,恭敬道:“啟稟祖師,弟子想去書海一趟,還望祖師開恩。”
侍書童子絲毫不覺意外,直接問道:“規矩懂嗎?”
趙升聞言,當即從袖中取出一枚清凈金錢,雙手送到對方面前。
侍書童子毫不客氣的取過金錢,隨手丟進懷里。
接著,他一邊翻開手中書卷,一邊漫不經心的問道:“本宗書海一共有經史符丹器御神等二十四大部。你想去哪一部?”
趙升立刻表示:“弟子要去經部!”
“嘿嘿,不出所料!”
侍書童子笑了笑,露出一副如我所料的表情。
說完,他忽然停止翻書,手指點在了某一頁上面。
同一瞬間,書頁驀然大放光明,無窮無盡的光芒從書中升起,瞬間籠罩了整個大殿。
與此同時,一本本一卷卷書冊從光芒深處浮現,轉瞬間充塞四虛,數量何止億萬。
趙升眸光微閃,神念分化萬千,不斷觸碰書冊。
幾乎每時每刻,都有大量信息涌入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