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住在學校附近,要么得買房,要么得租房。
再加上日常的生活,這都需要花錢。
他之前就試想過這個可能性。
如果他們村的學校真建的非常牛,教學水平非常高。
出去的孩子能比其他學校出去的都厲害。
這樣的話他們就幾乎肯定能在接下來的并校中被留下。
然后剛開始可能只有附近的幾個村的孩子來上學。
名氣打出去之后,慢慢的更遠一些的村子里的孩子也會來。
隨著知名度的提升,鎮上的,縣里的,甚至港海境內的其他地方的孩子也會來。
隨著學校學生的慢慢增多,尤其是外地學生的增多。
到時候張家村的原住民們可以蓋房子往外租房,也可以買東西給家長和孩子們。
總之,到時候他們就不是一個傳統意義的村莊了。
慢慢的他們就會變成附近的一個集市,到時候大家根本就不用出村,只用收收租賣賣東西就能賺到不少錢。
鄉親們也會變得越來越富。
而今天在直播間里提這件事只是一個開始。
這個村里的集體賬號,后面也可以經常開直播來給大家看學校的建設進度。
慢慢的先積累著意向“客戶”。
這樣說不定等學校建好的時候,就會有外地人來上學呢。
足足一個多小時后,熱鬧逐漸平息。
該捐款的全都捐過了,直播間里也逐漸安靜了下來。
大家全都回到了原位,等待著接下來的重磅環節——宣布捐款金額。
只見張若語和小會計人手一臺計算器。
手指在上面飛快的按著,都快到有了殘影。
現場的人也不催,就這么安靜的看著倆人算賬,匯總。
足足二十多分鐘后,他們終于停了下來。
小會計畢竟是村里的正派會計,最后的結果也由他來宣布。
只見他拿著賬本緩緩站了起來。
不知道為啥手有點哆哆嗦嗦的,看起來很緊張的樣子。
在大家期盼的目光中,小會計咽了咽口水,終于開口了。
“這次捐款,刨出張偉的五十萬,會場內捐款的金額有......有......”
說到具體金額小會計手抖的更厲害了,說話都開始結巴了。
試了幾次都說不順,最后只得把賬本交給了張若語,讓她來宣讀。
“會場內捐款的金額為......”
張若語也瞪著眼睛看著賬本上的數字,頓了頓。
“三十一萬三千八百七十塊整!”
“加上張偉捐的五十萬,現場一共捐了八十一萬三千八百七十塊整!”
嗡的一聲,在場的人齊齊倒抽了一口冷氣。
三十多萬,真是沒想到,現場這些普遍不是太有錢的家庭,竟然捐了三十多萬。
這個數字讓在場的人臉上都洋溢出了驕傲。
他們紛紛看向張偉,不住的稱贊。
張偉一個人出的錢比他們加起來都多二十萬呢還。
“下面宣布在外地通過遠程捐款的張家村人的捐款額度。”
張若語說著翻了一頁,接著念了起來,看到數字后瞪大了眼睛。
剛才她只是輔助算了一部分賬,最后匯總是小會計做的。
這個數字他也是第一次看到,吃了一驚。
現場的其他人再度安靜了下來。
他們也很想知道,不在家的這些人大部分都是比他們有錢的。
最后能捐多少。</p>